【01百科】過渡房屋非新鮮事 港早有臨屋區、徙置區、中轉屋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社聯正研究在香港引入貨櫃組合屋,利用閒置土地興建臨時房屋,以應付急升的房屋需求。過渡房屋在港絕非新鮮事,早於1946年,本港已有首個臨時房屋區,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的居民。其後臨時房屋區由原始的木板、鋅鐵搭建,進化成有石棉瓦頂,再於90年代末期演變成4至29層高的中轉房屋。
直至今天,中轉房屋仍舊存在,成為等候入住公屋的基層家庭暫時棲身之所。

臨時房屋區(1946年至2001年)

香港早年有不少臨屋區。(香港公共圖書館資料)

臨時房屋區是香港已消失的公共房屋,用來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臨時居所,現被中轉房屋取代。臨屋區是兩層高或是只有一層的臨時樓宇,香港先後出現80多個臨屋區。全盛時期,有逾4萬戶,共13多萬人居住。

當時柴灣工廠邨大廈附近的臨屋區。(高添強提供)

早期安置區僅有街喉及旱廁

臨屋區前身為1964年設立的安置區,初時的安置區只提供街喉和旱廁,居民須自行用木板或鋅鐵搭建平房。1976年開始,本港有「半建成」的臨時房屋,由木屋和鐵皮屋演變成有木柱屋架、石棉瓦頂、地台、水電和水廁。直到1985年,由房委會負責興建臨時房屋區,安置有關居民。

臨屋區最為人詬病的是居住環境狹窄、衞生惡劣。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彭定康最終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港府於翌年宣佈全面清拆臨屋區,惟直至2001年5月31日,位於西貢的最後一個臨屋區,沙角尾臨屋區行完成清拆,臨時房屋正式在香港終結。

中轉屋(1996年至現時)

葵盛中轉房屋。(房委會圖片)

臨時房屋消失後, 房委會將部份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大廈改裝成中轉房屋  。由於興建中轉房屋需時,及需要安置臨時房屋區的居民,當局首先於1996年暫時把原本拆卸重建的石籬(二)邨第10座和第11座、葵盛東邨第12座翻新為中轉房屋,即石籬中轉房屋及葵盛中轉房屋。1998年,房委會再分別於西貢和元朗興建第一批新建的組件中轉房屋,即西貢中轉房屋和朗邊中轉房屋,但目前已清拆。

寶田中轉房屋已改公屋 石籬或步後塵

為應付當年中轉房屋的需求,當局決定興建規模較大的新式多層中轉房屋,即是屯門的寶田中轉房屋及天水圍的天恩中轉房屋。多層中轉房屋樓高28層、每層單位36個,外型亦由長形改為十字形。由於近年中轉房屋的需求下降, 政府已將屯門寶田中轉房屋部份單位改作公屋出租。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早前亦指,石籬中轉屋維修成本高,加上位於屯門寶田邨的中轉屋,亦可應付目前需求,如將石籬中轉屋改建成公屋,可提供約1,100個單位。

徙置區(1953-現時)

石峽尾邨是「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房委會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逃難後回流人士及新移民紛紛來港,香港的人口急增,當時居民多住於以廢木和鐵皮等物料搭建的寮屋。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約58,000人痛失家園,無處棲身。政府立即興建兩層高的平房以臨時安置災民,本港徙置區稍見雛型。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即現今的石硤尾邨,為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揭開序幕。

隨後八年,另有21座七層高的大廈落成。據房署介紹,這些屬於「第一型」設計的徙置大廈,住宅單位分成兩翼,連接兩翼的走廊設置公用衞生間和洗滌設施;從上俯瞰,這些大廈外型呈「工」字型,故亦被稱為工字型大廈。早期的設計的住宅單位是背靠背排列,門口面向走廊。有五個成人的家庭僅獲編配面積約120平方呎的單位。室內並無廚房或浴室,居民須使用設於兩翼之間的公共廁所和浴室,並在家門口的走廊煮食和晾曬衣物。大廈也沒有電梯,居民要使用設於樓梯上落。

美荷樓是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六層徙置大廈。(美荷樓青年旅舍fb圖片)

「第一型」徙置大廈僅餘美荷樓

隨著市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高,房委會於1990年決定重建部分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只保留其中一幢美荷樓。該樓是首八幢於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之一,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歷史建築,反映其在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中的重要性;政府亦已決定將美荷樓保存,並活化成為附設公屋博物館的青年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