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 · 管治】港府效率世界第一 是這樣「砌」出來的

撰文:黃雲娜 陳澔琳 林嘉淇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到,要進一步提升施政效率,事實上,不少官員經常為港府效率感到自豪,例如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今年6月發表《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不但蟬聯第一,當中「政府效率」指標亦位列榜首。然而,近年政府施政為人詬病,何以能在63個經濟體中脫穎而出?《香港01》翻查報告,發現這個表面風光的排名,原來是這樣「砌」出來的……

IMD《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香港政府效率排名全球第一,但《香港01》翻查年報,發現評分未能反映實況。(政府新聞處)

《年報》按政府效率、營商效率、經濟表現、及基礎建設四大競爭力因素的平均表現,衡量競爭力。香港在頭兩項指標中高踞榜首,後兩項則排第11及20。當中「政府效率」有五項副指標,包括「公共財政」、「稅制」、「商業法規」、「政制框架」及「民生政策」,每個副指標下設7至20個細項指標;香港在首三項名列前茅,但後兩項排名稍遜,分別為第7及22。

排名愈高不代表愈好

公共財政主要與政府盈餘、負債、開支有關,稅制以稅收及稅率為主,商業法規則量度補貼、外貿及出入口政策;香港是典型商業社會,在財政狀況、簡單低稅率及營造有利營商等環境方面絕對佔優勢,因此在報告中,這些與香港固有體制及穩健財政有關的指標,常徘徊於首兩位。

反觀排名11及20的政制框架及民生政策:衡量前者的「政府決定能有效地執行」及「政策透明度」兩項副指標,分別排14及12;後者在「社會凝聚力」及「堅尼系數」方面,更落後至第36及51。這些表現未如理想的指標,恰好反映港府管治效能及政策水平低下,惟上述三項副指標的得分具壓倒性優勢,拉高整體政府效率排名。

《年報》顯示,特區政府在民生政策指標方面,排名未如理想。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競爭力排名受平均值及相對概念影響,結果未必能作準。他解釋,《年報》根據各地政府和民間組織的統計數據、及由商界填寫的問卷調查結果作評估,機構普遍運用大量數據去構建評分指數,因此,其得分易受極端數值影響,而且排名以相對概念排序,排名愈高並不代表愈好,「香港排名高或許是其他太差勁。」

政府長期民調不合格

他又指,《年報》的資料蒐集方式未能如實反映本地狀況,「CY時(前特首梁振英在任時)大家感覺不良好,社會有不少問題,但我們閱讀報告時未必知曉。」他認為,有份撰寫問卷的商人及外國專家等,未必能體察港府施政、社會發展及民情,故認為報告參考價值不大。

事實上,政府未有積極回應社會迫切問題、議而不決的政策比比皆是:標準工時、全民退保、取消強積金對沖等,這些政策倡議經過四年或更長時間討論後,最後不是紙上談兵,便是淪為一個「半桶水」方案。無可否認,政府制訂政策時必須平衡各方利益,但其得過且過的態度,難免令公眾質疑當局害怕得罪既得利益者、不敢大刀闊斧改變社會。

(資料圖片)

另一個更好的佐證,是港府在國際競爭力排名首位,卻在本地民意調查表現不合格。根據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顯示,以200分為滿分,自2014年下半年起政評指數便一直徘徊於70分水平,長期未見進步,今上半年度所錄得的指數僅為76.5,三年過去市民對香港政府管治評為不合格,這些「本地」民意對政府管治的不滿與《年報》對香港政府的評價截然不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排名揭盅後,隨即表示報告是對「恪守財政紀律、致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以及構建穩健金融體系方面所作出努力的充分肯定」,並提及「高效的公營部門」是香港固有的優勢,這些說法難以令人信服。

港府揚威海外固然值得高興,但一味沉醉整體排名的高低,而忽略當中較為遜色的細節,則是自欺欺人。排名的意義不亞於相對強弱的概念,港府應參考意見、多加檢討,下決心整治懶政怠工歪風,若當局只被排名蒙蔽,不管有多少鴻圖大計,香港只會停滯不前。

上文節錄自第81期《香港01》周報(2017年10月9日)〈港府效率世界第一 是這樣「砌」出來的〉,相關文章包括:

【01周報 · 管治】我們需要怎樣的公僕?

【01周報 · 管治】新加坡文官培訓攻略:最優秀人才做最優秀工作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0月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