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長者自殺率高 義診者醫人又醫心 助增生存動力

撰文:廖潔然
出版:更新:

長者照顧的議題上,醫療和社福政策本難割裂。雖然《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策略文件》未有提過醫社合作,當中的「跨專業合作」更只提及醫療專業人員,但社會福利署早於1990年代已透過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支援未獲安排入住安老院的有需要長者。

主要服務包括紓緩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EH)、綜合家居照顧服務(IH),讓長者在家也能接受專業的醫療服務,包括洗傷口及物理治療,同時得到日常照顧如送飯、陪診及清潔等服務。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還包括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等等。為了紓緩這些服務的輪候時間,近年社署加推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今年開展第二期,服務劵由5,000張加至6,000張,由長者自行換領有需要的服務。

不過,如同醫療服務的情況,以上的社福服務亦只照顧到情況較嚴重的長者。有關注長者照顧服務的註冊社工及前線註冊護士更指,現時甚至連有輕度缺損的長者都無法得到服務,中度至嚴重缺損長者(已行動不便,又未必有人照顧者)也平均需輪候一年。據社署公布,截至2017年11月30日,有9,200人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登記輪候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即使有服務券計劃支援,當中仍有5,538人正輪候現時主要服務中度至嚴重,及少量輕度缺損長者的EH及IH服務。

正於非牟利組織EH隊伍工作的註冊護士Carmen表示,上門服務時經常留意到服務對象的鄰居或居所附近的長者,很多都行動不便或渾身臭味、需要服務,但閒聊幾句便發現他們很多未有輪候,甚至不知道有相關服務。

註冊社工兼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幹事劉藹琳亦指,有一名女長者本身走路不穩,但「未夠嚴重」,故連輪候照顧輕度缺損的IH服務的資格都沒有,直至不慎跌倒後,才獲輪候並得到物理治療等服務。劉藹琳憶述,該名婆婆向她表示「如果早點給我這類服務,便不會跌倒,那現在便能繼續(在社區)好好生活」。劉形容,這位婆婆性格好動,喜歡社交,自跌倒導致行動不便後,自信心變得低落,經常說「我依家無用了,行唔到遠,在等過身」。

翻查社署資料,IH自2013年未有增加常額人手,14年來隊伍數目仍維持在60隊。劉藹琳批評,社署常以短期計劃應對人手不足問題,例如以關愛基金推出「支援輕度缺損關愛計劃」、「服務券計劃」等,皆治標不治本,施政方針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深水埗富昌邨居民服務中心總幹事李炯,是在前線服務社區長者多年的註冊社工,他認同照顧長者的「service gap (服務空隙)」很大,除了那些已知有需要但得不到服務的長者,社區內隱閉長者也經常被忽略。他又指出,EH及IH服務本意為正輪候入院的長者提供服務,但並非所有長者均希望入住院舍,有的長者因為不想入住院舍,即使有服務需要也選擇不輪候服務。他們有些是「靠自己」,更多是靠社福界或居民服務中心主動提供零散協助。不過,李炯強調,部分「靠自己」的長者有時會積存過多熟食,或在家堆積過多雜物,故不能說「他們想靠自己便任由他們如此,不理他們」。然而現時社區中心及其他相關服務均以「中心為本」,情況與社康醫療服務等相似,欠缺主動性,幫不到情況沒那麼差但有潛在風險的人。這些「漏網之民」容易「出事」,結果會加重醫社負擔。

李炯更指,慢性病和身體機能退化磨人,行動不便或缺乏關心更會消磨意志,令長者易情緒困擾,嚴重時或釀成悲劇。衞生署去年4月於「世界衞生日(主題:抑鬱症)」發布數據指出,本港每100人便有3人患抑鬱症;每10名長者便有1人有相關症狀。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指「抑鬱症是最常見的引致自殺疾病」,她又引本地研究指「有抑鬱症病徵長者的自殺死亡風險,是沒有病徵長者的2.2倍」。

年約千宗自殺 中老年人過半

翻查死因裁判庭過去十年的《死因裁判官報告》,2016年及以前四年,每年全港有約1,000宗自殺個案,當中逾半是50歲或以上的中老年人,60歲以上長者佔三成多。此比率於這五年間更不斷攀升,50歲或以上中老年人自殺個案佔全年個案由2012年的52%,上升至2016年近60%, 2006年的相關比率則只有44%,即10年內升了逾15個百分點。

意外跌死的個案亦以50歲以上人士為主,而且數字有更大升幅;相關數字佔全年意外死亡個案,由2012年36%上升至2015年45%,雖然2016年回落至41%,但對比2006年只有23%的比率,升幅近一倍。(見表)

2014年,深水埗富昌邨接連有長者自殺,曾服務該區並有義診經驗的註冊中醫、兼香港健康協會創辦人朱國棟主動聯絡李炯合作,聯同數位義工中醫開始在該區上門義診。一向關心基層街坊及長者的朱國棟表示,慢性病的折磨容易令病患者心情低落,而情緒會令病情惡化,甚至減低他們接受治療、生存的動力,尤以獨居長者及「無能力離開居所」的長者為甚,故他常說「醫人醫心」,即精神和身體健康是相輔相承。

富昌邨與同區的榮昌邨、麗安邨和麗閣邨設有長者屋,有逾萬長者聚居,該區本來就是人口明顯老化的區域,中老年人醫社支援不足的情況也更明顯。朱國棟於2014至2015年間每月舉行一次大型中醫義診,除了擺攤位為一般街坊把脈,也會聯同數位中醫上門探訪獨居長者和行動不便長者,使得服務不受制於長者的活動能力及主動性。

朱國棟支援的長者大多受痛症困擾,記憶較深的一位是年屆83歲的婆婆。他憶述:「她本來不太能走動,中醫角度為椎體全痛症狀,但做了幾次治療後,再探訪時婆婆已經可以走出門口,坐下來等。」他強調,據其經驗,長者們只要能紓緩痛症,並覺得有人主動關心,連心情都會好起來,血壓和服藥情況都會改善。2015年後,朱國棟在大角嘴區開辦惠民中醫善堂,又定時於天橋底為低收入人士、長者、露宿者等街坊義診。今年他計劃重新參與上門義診服務。

中醫朱國棟行醫多年,熱中於義診服務。(鄭子峰攝)

林鄭倡醫社合作 前線信心不大

上述醫療及社福政策實際運作時常有職能重疊或不協調之事發生。Carmen憶述,曾有一位接受其組織提供EH服務的80歲婆婆,本身患有糖尿病、需要陪診及物理治療,但一次因背部生壓瘡需入院「剷死皮」,出院後因想接受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免費社康護士洗傷口,故須放棄EH所有服務並退會,待傷口康復,才申請重新入會。

婆婆本已行得不太好的雙腳,半年間因缺乏物理治療,再見面時Carmen發現其機能轉差。她解釋,醫院社康護士服務與EH服務一般不能重複享用,但EH的洗傷口服務費須長者自付。以婆婆為例,她因有糖尿病,傷口處理較複雜,需用上最好最大的傷口敷料,每張80元,婆婆初時需每日洗傷口,及後幾日洗一次,捱了一個月婆婆終覺得太貴,才決定退會。Carmen批評,兩個制度不協調,最後令婆婆被迫放棄EH服務。她強調,退出服務需重新輪候,婆婆能夠半年後有位已屬幸運。

面對坊間「醫社合作」的訴求,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0月於《施政報告》除表示會「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從預防和家居照顧入手,紓緩醫院及急症室負擔,更指會以葵青區作為試點,加強發展「醫社合作」的「地區康健中心」,主力推廣健康意識及服務長期病患者。食物及衞生局於11月便牽頭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跟進上述項目,並檢討基層醫療規劃。不過,早前有報章記者翻查2014年6月民政事務總署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交的文件,發現葵青區議會以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撥款8,000萬元籌辦醫療護理服務,部分項目使用率僅逾一成,嚴重不達標。林鄭的《施政報告》卻指該區的相關服務「奠下進一步擴展地區基層醫療護理服務的基礎」,令外界質疑未來試點計劃的推行情況及成效。

邵家臻指,基層醫療發展多年仍無果,不論高風險的中老年人,還是有需要的老弱,政府亦未能照顧好。(資料圖片)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指,基層醫療相關小組自1990年代已存在,一直未能發揮其角色,卻不斷重組、「得個講字」。他指,林鄭於《施政報告》提的基層醫療發展也只是「炒冷飯,重新包裝既有資源和制度」,故他對當中的基層醫療願景不敢太樂觀。他又表示,同意現時服務未照顧到中年人、隱閉長者、露宿者等,他更斥政府連有最迫切需要,即中度至嚴重缺損者「都搞唔掂」。

他引述理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佘雲楚編著的《醫學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指,醫生在醫療權力架構上擁有絕對優勢,但社會根本不夠醫生處理所有病人及主導基層醫療發展。他認為政府一日不為護士及其他輔導醫療專業充權,讓他們分擔診症、照顧病人等,基層醫療、醫社合作在本地也難言改善。

上文節錄自第97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月29日)《體制疏漏 忽略基層 醫護義診 看顧社區漏網之民》。

醫護義診​相關文章包括:

【01周報】體制疏漏忽略基層  醫護義診看顧社區漏網之民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月2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9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