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襲港】「拉尼娜」發功?天文台料寒潮日數不入十大

撰文:勞敏儀 張雅婷
出版:更新:

天文台早前預測,受拉尼娜影響,香港今年冬季出現寒冷天氣的機會較去年高。寒冷天氣警告生效至今近80小時,明日(1日)更迎來入冬最低氣溫攝氏7度,寒冷天氣將持續至下周後期。連續12日面對寒潮,莫非「拉尼娜」發功?
天文台解釋,連日寒潮原來是東北季候風不斷補充,而「拉尼娜」則尚未能肯定是否形成。整體而言,今冬氣溫正常。天文台又指,最長曾連續27日面對寒冷天氣,12日寒潮並不長,連十大記錄也不入。

明日氣溫將急降至7度,早上天氣嚴寒,市民外出要注意保暖!(吳煒豪攝)

天文台今日(31日)進一步調低未來數天溫度預測,明日(2月1日)及下周一(2月5日)最低氣溫將跌至7度,明日早上天氣嚴寒,上午7時打鼓嶺氣溫最低僅得3度,上水、大埔、沙田、將軍澳等地最低氣溫只有4至5度,本周其餘日子最低溫徘徊於8至10度。寒冷天氣預料要待下周中後才轉暖,至下周三(7日)最低氣溫才稍稍回升至11度。受一股乾燥大陸氣流影響,未來數天華南沿岸天晴乾燥,日夜溫差較大。

天文台於本月28日正午發出寒冷天氣至今近80小時,自29日起,本港就面對攝氏12度或以下的寒冷天氣。本港未來9日的最低氣溫都在12度或以下,其中明日及下周一更低見7度,創入冬以來新低。若預測準確,本港至少面對12日低溫。

(天文台截圖)
李淑明解釋,寒冷天氣是由於冬季季候風不斷補充,與拉尼娜無關。(張雅婷攝)

拉尼娜未形成 低溫緣於冬季季候風補充

連日低溫,莫非拉尼娜發功?天文台本月24日更新的「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最新預測」顯示,過去數月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水溫持續下降,至2017年尾已低於正常。綜合最新的海洋觀測資料及世界各地多個氣候模式的預測,預料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水溫會在2018年初仍低於正常,但呈升溫趨勢。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解釋,要肯定拉尼娜現正是否形成,需連續5至6個月水溫低於正常,現在言之過早。而今次寒潮主要是受不斷補充的東北季候風影響,與拉尼娜無關。而今冬的整體氣溫處於正常水平。

1968年連續27日寒冷天氣

李淑明又指,連續12日寒冷天氣其實不算長。按天文台紀錄,1968年曾連續27日面對寒冷天氣;其次是2008年,連續24氣溫低於12度或以下。至於12日的寒潮,則是十大不入。

寒流屬氣溫自然波動 拉尼娜現象不明顯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目前拉尼娜現象並不強烈,認爲近日寒流未必與拉尼娜有直接關係,氣溫急降只是氣候自然變化。他舉例說,10年前中國華南地區遭受了一次嚴重雪災,才明顯是受拉尼娜現象影響。

翻查資料,2008年初這場大範圍的雪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由於熱帶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表面溫度低於正常,大氣環流變異,引起冷空氣活動反常地頻繁。在北方冷空氣連續不斷向南移的同時,來自南海以至印度洋的濕暖空氣又源源不斷地向華南地區輸送,冷暖氣流在華南、長江以南一帶交匯,導致長時間大量降水,包括下凍雨和落雪,最終釀成這次冰雪災。

當時香港天氣寒冷有雨,天文台在2008年1月24日至2月18日的26天以內連續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長達594.5小時,是自1999 年創立寒冷天氣警告以來最長的一次。寒冷天氣警告生效其間,香港的最低氣溫大部份時間在攝氏12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