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洞油菜花田消失 黃金花海成追憶 村民改種蓮花打造世外桃源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被喻為「蜻蜓天堂」、近年以油菜花田聞名而成為港人打卡熱點的沙螺洞,其保育與發展風波拉鋸近40年,隨著行政會議去年6月批准以大埔船灣堆填區作非原址換地後,事件終告一段落,村民承諾以保育為大前提,不再種植油菜花,意味當地的黃金花海將成歷史。
不種油菜花田種什麼?有環保團體正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撥款,冀回復沙螺洞濕地原貌。村民代表稱願意配合環團保育,現改為種植蓮藕,冀5月蓮花盛開時,打造另一「世外桃源」。

沙螺洞油菜花田(左);沙螺洞現貌(右)。(黃偉民攝/受訪者提供)

2016年起,沙螺洞出現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後,不少遊人專程到場打卡,但環保團體關注油菜花田的種植方法破壞農地植被及抽乾濕地,會破壞濕地生態及威脅蜻蜓棲息地。

今個新春,村民終於讓步。沙螺洞村民權益會會長張偉國向《香港01》表示,自行政會議去年6月批出大埔船灣的已修復堆填區向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非原址換地後,他就沒有再種植油菜花,原來的油菜花田現時荒廢著、並長滿雜草。他預計新春的人流亦會因此減少七成,過往「由朝忙到晚」的情景亦只留在回憶中。

張偉國計劃種蓮藕,等待5月花開時吸引遊客到訪。(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居民改種蓮藕 5月蓮花盛開作招徠

張偉國稱對此有少許難過,畢竟花費數千萬元投資的油菜花田,在短短幾年毀於一旦:「我默默耕耘去種,現在這個局面,個心當然不舒服。」張透露,有環保團體接觸他,料最快於4月開始保育沙螺洞的工作。

據了解,環保團體計劃於當地重新找尋水文、種植作物,並會利用鵝卵石堆砌小路,方便遊人出入。張偉國現時擁有11個蓮藕池,他計劃利用6至7個蓮藕池種植蓮藕,期望5月蓮花盛開時,締造另一「世外桃源」,再吸引遊客到訪:「希望遊客帶來一點生意,否則這裡真是一條廢村!」

沙螺洞1997年被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村內有不少蝴蝶、蜻蜓聚居。(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行政會議批准非原址換地至今超過半年,環境局指,政府現正和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就該原址換地建議的條款和細則等事宜作商議。漁護署會於沙螺洞推行保育管理,並探討委任合適的非政府機構,以推行相關的保育管理計劃;同時與當地持份者協作,提供適切的設施和服務供公眾享用及教育之用。另一方面,現時有一非政府機構正申請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撥款,與沙螺洞的土地擁有人訂立管理協議,進行生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

2016年2月,近300名市民於沙螺洞油菜花田賞花及拍照。(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環團申請撥款復修濕地

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向《香港01》確認,他們已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申請撥款,冀重塑濕地生態。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稱,整個原址換地計劃料需時兩年,在「空窗期」間,綠色力量有意協助復修及重建所有遭破壞的濕地。他稱由於過往種植油菜花期間,濕地的水被抽乾,環團需重新尋找「水文」,並要游說村民配合,不要再種植油菜花,形容任務艱鉅。文稱已與村民溝通,他們樂於配合,只要ECF通過撥款,就可開展保育工作。

沙螺洞現貌如下:

沙螺洞孕育全港六成本地蜻蜓品種​ 成全港之最

現時沙螺洞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的「自然保育區」、「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和「綠化地帶」之內(沙螺洞地帶),擁有豐富多樣的生境,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的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中,其在生態方面的重要性排行第二,僅次於米埔及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等國際級重要濕地。不過自2016年起,村民於該地種植油菜花,令不少農地遭到平整,連濕地也抽乾,改變沙螺洞原貌。

該沙螺洞地帶為本港最重要的蜻蜓繁殖和育幼場之一,孕育超過六成的本地蜻蜓品種,包括稀有、瀕危和本地特有的品種。本港有紀錄的蜻蜓品種中,在該沙螺洞地帶內有紀錄的多達76種,令該處成為香港蜻蜓品種最多的單一地區。且沙螺洞地帶擁有茂盛的林木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以及相對較少污染的溪流、沼澤及林地,因此可同時為眾多蝴蝶、螢火蟲、淡水魚、哺乳類動物、兩棲類動物、爬行類動物和鳥類提供重要生境,故沙螺洞地帶亦享有「山林濕地、蜻蜓天堂」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