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18】中文口試考耕耘與收穫取捨 老師:考生發揮空間大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2018年中學文憑試核心科目今日(13日)揭開戰幔,在首日的中文科口試中,其中一條試題詢問考生,下列哪句對人生的啟發更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還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另一條試題則是詢問考生,家長為子女選擇課餘活動, 以下各項均是考慮因素,試就其重要性排列優次,而三項因素包 發展興趣、增長知識、強健體魄。
中學中文科老師王美琪認為,首日兩條口試試題均不算複雜,對於耕耘與收穫的這條題目,考生的發揮空間相對較大,惟需要注意比較兩句子的異同,最好便是要尋找兩者的共通點後,繼而作出比較和解釋個人選擇。

(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在DSE中文科口試首日,分別出現了下列兩條題目:

家長為子女選擇課餘活動, 以下各項均是考慮因素,試就其重要性排列優次。 發展興趣、增長知識、強健體魄
以下哪一句對人生的啟發更大 ? 試談談你的看法。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
王美琪(左一)(教協圖片)

兩條均屬比較類型題目  找出共通點分析帶出立場較恰當

中文科老師王美琪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上述兩條題目對考生來說不算困難,均屬於比較類型題目。但她認為,第二條試題的發揮空間較第一條試題大,第一條試題的範圍較狹窄,未能突出具備較佳說話技巧考生的能力。

對於第二條試題,王美琪認為「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和「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均有一個共通點,便是兩者都需要有「耕耘」這個過程,若考生能在尋找兩者的共通點後,繼而分析兩者的優劣,從而帶出考生自己的立場和選擇,這樣處理會比較恰當。

她強調,考生必須多角度思考,在應答此類題目時不需要「走極端」,事實上只是需要在比較兩者後,找出自己較認同的一句,而不需要完全否定另一句。

考生:第一日咁難,之後點算?

有考生在Facebook表示,選擇了「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認為努力和收穫難成正比:「但我覺得自己fail(失敗)了。」同時,亦有考生流露擔憂:「第一日就咁難,之後點算?」

另外,有考生今日在Facebook專頁「名校Secrets」中表示,應考期間遇上「壟斷發言先生」,形容該名對手在15分鐘的討論時間中,多次搶奪發言權,前後共已發言5次:「顧吓其他未夠次數嘅同學得唔得?疊聲疊成三四五秒,有無搞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