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華南廚餘廠平租環保園 處理量五年從未符規定 

撰文:羅俊文 張雅婷
出版:更新:

本港每日棄置3,600噸廚餘,一方面面對減廢目標大落後的困局;另一邊廂卻有廚餘處理公司的廚餘處理量由營業至今一直不達標,到底癥結在哪裏?學者認為,社會目前欠政策配套,加上棄置廚餘接近「零成本」,廚餘製造者自然傾向將廚餘棄置,而非回收。要令回收量達標,「補貼」或是唯一出路。.廚餘系列三之三

華南回收廚餘製成魚糧,但處理量一直未符合租賃規定。(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網頁圖片)

本港目前主要依靠坐落屯門環保園的廚餘處理公司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下稱華南)將廚餘回收再造。不過,華南的廚餘處理量五年來一直未達標,雖然最少曾三度被環保署警告,但處理量仍未有改善。

廚餘處理量長期低於租約規定 環保署至少三度警告

屯門環保園內的華南廠房佔地8,500平方米,2013 年1 月1 日起以月租約18 萬元獲環保署批出20年租約,目前租金加至每月20萬元,每平方米租金約為24 元。該公司在投產初期,聲稱每日廚餘處理量達200公噸,與政府營運、將於今年啟用的小蠔灣廚餘廠看齊,但其後被傳媒踢爆將回收得來的大部分廚餘棄置堆填區,而且該公司的廚餘處理量長期低於租約規定,至少被環保署警告三次。

根據環保署資料,華南承諾由2015年5月進駐環保園後的首12 個月寬限期內,每月最少處理700公噸廚餘,第二年寬限期的處理量需增加至最少1,400 公噸。第三年、即今年5月起,廚餘處理量更要倍增至2,800公噸。

處理量僅達租約規定一半

然而,華南的廚餘處理量一直未能達到租賃協議的規定。環保署回覆《香港01》,華南現時平均每月處理量約為700多公噸,只及承諾處理量每月1,400公噸的一半。環保署曾就此於2016年2 月、10月及去年2月向華南發警告信。據去年環保署回覆屯門區議會的文件,當局指一直密切監察華南的運作,針對華南未能達到租約所規定的承諾處理量,環保署曾多次發出警告信,要求華南盡快提出方案增加處理量,達到租約所規定的要求。當局強調,如果環保園租戶持續未能符合租約中的規定或出現違規行為,會按租約的要求跟進,包括書面警告,有需要時收回用地。

華南利用回收到的廚餘製成魚糧。(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網頁圖片)

環保署會否收回華南用地,仍是未知之數。但華南沒有否認處理量未達標,環保署稱,華南承諾推行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加強向社會大眾和潛在客戶宣傳其業務。此外,華南亦積極開發新的廚餘處理生產線,例如蛋殼回收再造碳酸鈣及豆渣烘乾等,以增加處理量。

華南回應時只附上去年3月及前年9月發出的聲明,指所收集到的廚餘少於兩成適合再造成魚糧。

黃煥忠建議,消費者不應單靠蔬菜的售價,判斷是否屬於有機產品。(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學者倡政府補貼

連續五年未達標,仍可租用政府土地,是否不合理?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認為,以懲罰方式,例如收回土地,絕非解決良方。反之,政府須明白在港處理廚餘成本超高,而華南現有營運模式絕不可行。「要畀錢自己收,令運作成本大增。加上製成品魚糧出路不大,本身就不吸引!」他解釋,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尚未推行,市民棄置廚餘幾乎是「零成本」,因此傾向棄置,而非回收。華南只好主動出擊收廚餘,惟結果未盡人意。黃煥忠建議政府向華南提供資助以扭轉劣勢。「摺咗華南都沒有用,棄置垃圾有社會責任,應該由誰人承擔?是市民,政府應代表承擔!既然華南肩負社會責任處理垃圾,點解唔畀番錢佢?」若要補貼,應補貼多少?黃煥忠建議每噸450元,較堆填區入閘費365元至395元略高。

上文節錄自第10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19日)《減廢大限僅餘四年 政府奢言可達標 廚餘年年有餘三宗罪》。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