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時間「破5」創18年新高 一般申請要等5.1年才首次配樓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房委會公佈最新公屋輪候數字。截至今年3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12月的4.7年,大幅增至5.1年,數字不單繼續遠離政府「3年上樓」目標,更破18年新高!

公屋輪候時間已「破5」,「三年上樓」目標恐怕成為空中樓閣。(資料圖片)

公屋申請達27.23萬宗截至今年3月底,約有15.3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非長者一人申請個案約11.9萬,兩者合共達27.23萬宗,雖然較去年底的28.29萬宗申請少,但繼續貼近30萬大關。

輪候時間創18年新高

輪候上樓時間繼續偏離「三年上樓」承諾。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截至今年3月底升至5.1年,較去年4.7年,大增0.4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則由2.6增至2.8年。

根據過往數字,1998年公屋輪候平均輪候時間曾達6.6年,2000年回落至5.2年,之後再因停售停建居屋,輪候時間回至1.8年,因此今年再破5年大關,創了近18年新高,而且這個數字更是指首次編配單位年期,而非申請人最終上樓時間。

公屋輪候時間超過5年,柯創盛認為對基層家庭是極差的消息。(資料圖片)

柯創盛促將私樓用地撥建公屋

對於公屋輪候時間由4.7年延長至5.1年,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認為是「意料中事」。不過,他稱對處於水深火熱的基層家庭而言,這是極差的消息。

雖然現時公屋申請稍有下降,但輪候時間卻大增。柯創盛認為是土地不足的緣故,「土地不足無貨(公屋)比人,就算申請人少咗,但都要繼續等。」他認為,政府未來必須加大土地供應。

為紓緩基層家庭的短期住屋需要,他要求政府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基層家庭提供租金援助等。同時,他亦要求政府容許未補地價居屋作「社會共享房屋」,出租予輪候公屋的申請人。

運房局:過往公屋落成量一直不足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因過往一段時間公屋的供應量一直落後於公屋需求,新建公屋單位持續增加,但增加速度未能更快消化多年來累積的公屋需求,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因而越來越長,因此當這些已輪候長時間的申請者終於獲得單位編配,他們較長的輪候時間便會反映在平均輪候時間內。

局方指,未來五年預計可興建74,700個新公屋單位,與之前四個五年期相比見持續增長,希望社會各界支持各項公屋發展項目,亦希望市民支持政府在覓地建屋方面的工作;房委會亦會透過回收單位滿足公屋需求,每年平均淨回收現有公屋單位超過7,000個,並盡力善用公屋資源,如之前修訂「富戶政策」,以及努力打擊公屋濫用。

過去公屋輪候冊數字

民主黨尹兆堅一直推動收回高球場。(盧翊銘攝)

尹兆堅重申發展粉嶺高球場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早前已預測到有機會「破5」,故今次數字不感到驚訝。他相信,2023/24年度的公屋供應量將「跳崖式」下跌,屆時可能一年供應不足一萬個單位,輪候時間會「持續上升,仍未見頂」。

他又指,屯門欣田邨、東涌迎東邨、葵涌葵翠邨已相繼入伙,上半年的公屋供應量已有所增加,但輪候年期反而由4.7年增至5.1年。他解釋,平均輪候年期只計該季獲派樓的家庭,所以一時的供應量增加,會令大批長期滯後的長輪候年期家庭「入賬計數」,認為不應只看短期波幅,而是看3至5年的長期趨勢預算。他強調公屋供應不足的主因是政府無供應足夠土地,重申應盡快規劃粉嶺高球場。他估計,若明年開始規劃工作,最快可於2023/24年度提供首批公屋單位,大大舒緩供應大落後的情況,而其供應量足以讓香港土地供應喘息5到8年時間。

郭榮鏗:絕對不可接受

房委會委員、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表示,政府如無法提供足夠土地,「房委會冇可能變到啲公屋出嚟」,最終問題需要上游土地分配問題解決,否則5.1年的輪候時間只會不斷攀升,而現時5.1年,已經絕對不可接受。他指,公民黨正約見財政司司長就土地空置稅的建議作積極回應。他指,私人房屋有超過1萬個單位在曬太陽,造成巨大社會成本,不能讓問題繼續蔓延。陳淑莊指,根據私人遊樂場契約和土地收回條例,政府可基於公共用途收地興建公屋,尤其粉嶺高爾夫球場,只需12月通知,不需額外賠償就可收回土地,希望政府積極考慮,她指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引舊灣仔警署案例,指收地會帶來官司,是「不倫不類」的說法,因當時是「分區計劃大綱圖」並非與土地收回條例相關。

民建聯鄭泳舜則對情況感到震驚,他指,家庭輪候時間已延長至5.1年,單身人士上樓更加遙遙無期。他表示,早前曾向林鄭問到如何以過渡房屋解決公屋輪候時間過長問題,但他發現,地政總署轄下可提供土地少之又少,政府不應逃避承擔責任,只將責任推給社福機構做,他促請政府正視問題,儘快推出更多短、中、長期措施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