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毛蟲以外泳灘還有其他危險海洋生物 觸碰後猶如被燒熱鋼線燙傷

撰文:勞敏儀 侯彩琳
出版:更新:

近月有市民在泳灘上發現外形嚇人的海毛蟲,一旦被其鋒利硬毛刺破,其毒液令人感到瘙癢及紅腫,市民暢泳時也不能鬆懈。海毛蟲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有專家提醒,市民漫步沙灘時也要多加留神,以免不幸踩下「地雷」;游泳時也要留意有否水母等生物出沒,若不幸被水母的觸手接觸皮膚,刺痛感更大,感覺猶如「一條燒熱的鋼線燙下來」。

有專家提醒,泳客在暢泳時有機會遇上獅鬃水母,若不幸被其觸手接觸皮膚,有機會導致紅腫瘙癢。(視覺中國)

炎熱天氣下暢泳最能消暑,近月不少市民關注到本港多區泳灘的有毒海毛蟲,但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對泳客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水母。他解釋,本港最常見是獅鬃水母,觸手可長達6、7米,向四周伸展飄動,泳客未看見其真身,水母的觸手已接觸人類皮膚,造成的刺痛感比海毛蟲更大,猶如被「一條燒熱的鋼線燙下來」。

程詩灝指,獅鬃水母觸手可長達6、7米,向四周伸展飄動,令泳客防不勝防。(資料圖片)

程詩灝指,水母屬於刺細胞生物,觸手上有很多微細倒鉤,接觸皮膚時,刺細胞會拮到皮膚上,再釋出毒素,令人有火辣刺痛的感覺,要清走刺細胞,才能舒緩痛楚,故他建議市民可穿著防曬衣做保護。

由於海水優養化,水中的養分日益豐富,以及全球暖化令海水溫度上升,近年水母數目也激增。程詩灝提醒,水母呈漂浮狀態,隨著潮汐漲退的帶動,容易被沖去近岸地方,即使設有防鯊網,作用未必太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海洋保育副總監李美華也表示,水母多出現在春夏季,泳客有機會因觸碰其觸手而受傷。她續指,本港沙灘一般較少機會看見如藍圈八爪魚、海蛇、魟魚危險海洋生物。

香港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業指出,本港海域中,還有長刺海膽,石頭魚,酉婦蟹,水母等生物均帶有毒性,市民應小心。他指,長刺海膽,石頭魚及酉婦蟹一般生存在岩石間,不易在海灘發現。但李成業提醒,酉婦蟹含有神經毒素,會令人麻痺,切勿誤食及隨意捕捉。而長刺海膽和石頭魚身上均有刺,會刺傷皮膚。

根據香港潛水總會發出的「休閒潛水安全手冊」,在淺水區和深水區都能找到水母,如被水母有毒觸鬚刺傷會輕微紅腫、瘙癢;嚴重時會劇烈疼痛、呼吸困難、肌肉痙攣、失去意識,甚至死亡。若懷疑被箱狀水母蟄到,應立即往蟄傷處抹醋,用鑷子或甚至用手指清除觸鬚,然後可以冷敷以減輕疼痛。嚴重蟄傷應立即尋求醫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