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青衣西南填海討論 時候錯場地錯 也許焦點都搞錯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填海作為現時土地諮詢選項之中,政府刻意「加持」的一個,日後土地用途自然成為焦點。《香港01》政策分析將繼續剖析政府「5+1」填海選項的爭議點。
青衣西南作為5+1選項之一,其實和上集提到的欣澳一樣,已有頗清晰的定位,即發展為港口。政府早在九十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曾有意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其中青衣西南是當局最為屬意的選址。連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網站也明言:「按現時的佈局,該選址(青衣西南)暫較適合用作港口設施用途」。
可是,這正是青衣西南發展討論多年毫無寸進的一大原因。政府近二十年來把討論引導到發展港口,但現實情況是香港貨櫃業發展停滯,以至政府幾年前已擱置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到今日諮詢期間,仍然將重點放在港口發展,某程度上是一種「時空交錯」。

政策分析──填海系列:

【概述】一文睇清政府「5+1」填海選址 邊個喺你屋企附近?

【維港】林鄭倡有條件填海 「傳聞」只為一幢IFC?

【中部水域人工島】「大過沙田」的填海選址在哪? 林鄭7年前已有計劃

【欣澳】大嶼山欣澳填海停滯十年 另一段「八萬五」黑歷史

十號碼頭定址青衣 擬填海興建

現時的青衣,本身就是由早年的3個島(青衣、牙鷹洲、洲仔)填海合併而成。歷經政府的新市鎮發展,目前該島的住宅、商業、康體等設施主要集中在東北部(所以「青衣西南體育館」位於該島東北,而不是西南部);東南部為九號貨櫃碼頭,於2003年啟用;西部和南部則以工業設施為主,包括多個油庫;中部則是自然徑、山地等。

至於青衣西南填海,政府也早有相關概念。由於九十年代後期,政府預期本港物流業需求將增加,一直都有建十號碼頭的計劃,規劃署在《港口發展策略檢討2001》中,研究十號碼頭選址,提出屯門西、大嶼山西北、大嶼山東和青衣西南4個地方。如落實發展,將需要大規模填海。

隨後政府發布的「香港港口貨運量預測2005/2006研究」,預料香港港口的貨櫃總吞吐量將持續穩步增長,需要建新碼頭。而政府經一步步收窄選址範圍後,最終在2008年中,選定青衣西南作為十號貨櫃碼頭地點,計劃填海180公頃。

青衣現時的已發展區,集中在該島東北部。圖為青衣西南體育館。(康文署圖片)

危險設施、工業設施影響發展

相對而言,在青衣西南填海爭議已沒那麼大,因為該處不涉及敏感的生態地點。土木工程拓展署所作的顧問研究報告也表明,在5+1選項中,以欣澳和青衣西南反對聲音較少。然而,填海計劃同樣討論多年都沒有成事。

在現實限制上,青衣西南部有多個油庫設施,單在政府擬議的填海地點附近就有至少5個,如發展該區必須遷移,否則會對附近的人和設施構成潛在危險。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研究報告曾建議6個地點,重置這些油庫,包括將軍澳137區、屯門38區、龍鼓灘、索罟群島南、南丫島西,以及將5個油庫整合成兩個留在青衣島上,不過至今未有定案。

此外,青衣西南部現時仍有船塢、工業設施等,同樣需要考慮重置問題。

是否需要建新的貨櫃碼頭成疑問。圖為位於青衣東南的九號貨櫃碼頭。(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航權業整體前景不佳 有否需要成疑問

不過相對這些技術限制,有一個更為核心的問題是,是否有需要填海建十號貨櫃碼頭?雖然政府當年信誓旦旦,表示香港貨運吞吐量會上升云云。可是根據海事處數字,近年香港港口的貨櫃總吞吐量並無實際增長,甚至有萎縮之勢,由2011年的高峰2,438萬個標準箱,跌至去年的2,077萬個。貿易發展局去年6月發表的《香港航運服務業概況》中也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的航運業急速逆轉。全球經濟不景氣之下,航運業出現供過於求情況。

基於這個情況,社會廣泛質疑新碼頭興建後,是否合符成本效益,隨時又淪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最終運輸及房屋局在2014年底發表「香港港口發展策略2030研究」報告,承認興建新貨櫃碼頭需要609億元,但50年內難以回本,而用現時的碼頭設施也已足夠,故正式擱置在青衣西南興建十號貨櫃碼頭的計劃。

所以青衣西南的填海計劃,本身與香港航運業興衰扣連在一起。既然政府已經放棄在青衣西南發展貨櫃碼頭,那在該地填海的意義就不大。現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文件中,青衣西南填海的大概面積和潛在土地用途都列為「有待研究」;小組在網站上,更加重提青衣西南較適合用作港口設施用途的舊說法,可見連「為何而填」都未搞清楚,要爭取社會支持自然言之尚早。

美孚新邨前身亦是油庫。(資料圖片/梁銘康攝)

夕陽行業地皮 可考慮變新發展區?

換言之,如果要在青衣西南進行大型的填海工程,就不能夠繼續用現時的方向討論。政府固然需要清楚地告訴市民如何處理現有的危險品和工業設施,解決技術限制。但更為重要的,是整個填海區日後的發展定位問題。

其實,青衣西南的船廠與油庫地皮位置優越,面對馬灣、青馬大橋「無敵」景觀,交通接駁亦不俗。早在2000年代初討論青衣西南發展路向時,已有市場人士指出該地有潛力改成新的發展區,要是能處理好工業設施的重置問題,再改善交通配套,填海後不建貨櫃碼頭,改成新發展區並非天方夜譚。

甚至有說法指,坐擁這些工業設施的財團,其實早就想政府批准改劃土地用途,發展青衣西南部。正如今日的麗港城,就是由茶果嶺蜆殼油庫原址發展而來;老牌屋苑美孚新邨,也是美孚石油公司的油庫搬遷後發展而成。如果青衣西南現有地皮,配合政府填海後賣地一併發展,相信會是矚目的大盤。

當然以前歸以前,如果以今日的角度看待,若政府大費周章,用公帑興建一系列交通配套和遷移油庫,並批出如此大規模的補地價項目,會否惹來對財團「鬆章」的質疑,那又另作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