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遇上天文大潮 本港大澳水位將偏高 澳門預警內港會水浸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位於南海的熱氣低氣壓將逐步靠近廣東西部,香港及澳門今日下午相繼發出一號風球,當中澳門更發出藍色風暴潮警告,預測水位將高於路面0.5米或以下,預測明日至下周一(10日至13日)期間,早上至中午時份內港一帶將會出現水浸。
至於本港會否受天文大潮影響,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出,天文大潮遇上熱帶氣旋靠近,或引致水浸出現。屬於低窪地區的大澳,周日水位將高至海圖基準面2.69米,但仍低於水浸危險線,暫未有異常,居民表示若當局預視有水浸可能,會向他們發出預警並協助疏散。

若預測潮水將明顯上漲至會造成水浸,當局會向大澳居民發出預警。(資料圖片)

大澳周日潮漲高至海圖基準面2.69米

翻查天文台預測潮汐資料,以大澳為例,明日(10日)上午8時潮漲時,潮水高度預計為海圖基準面以上2.58米,但下午3時即跌至0米以下;隨後數天最高潮漲水位也超過2.6米,在周日(12日)更高至2.69米,都是在上午時分發生。

居住在大澳十多年的謝世傑坦言,一般天文大潮出現在農曆5月至6月,以及11月至1月期間,如沒有出現颱風,對居民的影響也不大,甚少會引起水浸。他又指,當天文台預測在熱帶氣旋影響下,大澳海平面高度可能在數小時內達到海圖基準面3.3米或以上,便會向大澳居民代表或漁民代表發出預警,政府相關部門也會協調疏散、救援及緊急支援的工作,最近一次水位超過3.3米已是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港期間出現,近年也甚少發出有關預警。

除了政府部門支援外,謝世傑表示,當天文台發出3號風球,商舖東主及居民也會為有可能出現水浸做好準備,例如會把貨物及家品放高,慎防浸濕。

梁榮武指出,若風暴與天文大潮同時出現,出現水浸風險較高。(資料圖片 / 林若勤攝)

梁榮武:風暴遇上天文大潮 易致水浸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前天文台助理台長梁榮武表示,天文大潮屬自然現象,與颱風無關,與潮水漲退有關,每年總有一些日子潮水水位特別高。他指出,若風暴與天文大潮同時出現,出現水浸風險較高,破壞力也較大,例如去年超強颱風「天鴿」遇上天文大潮,才引致無辜死傷。

本月漲潮水位較高

天文台資料顯示,潮汐變化主要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影響,每月的新月或滿月前後,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連成一線,水位會升得特別高和降得特別低,這現象稱為天文大潮。在香港,較大的大潮多數出現於農曆六、七月或十二、一月間,漲潮時較高的水位可能會令低窪地區造成輕微水浸,而退潮時較低的水位又可能會影響船隻泊岸。

當有熱帶氣旋在本港南面掠過,東至東南風會將海水推向陸地,令潮漲水位更高,較易造成低窪地區水浸。

天文台介紹什麼是風暴潮(點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