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黃遠輝:填海範圍維持1000公頃 應先有地後談規劃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接近尾聲,當中涉及不少爭議性選項,包括填海建人工島,亦有不少聲音斥土地供應源於規劃失當。《香港01》今日(8日)舉辦高峰論壇,討論土地選項及城市規劃。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本港土地問題非只環繞住屋需求,故須先有足夠土地,後談規劃。而小組建議的填海選項,將維持範圍於1000公頃。
《香港01》創辦人暨總編輯于品海認為填海及收回高球場為可行方案,但須用以興建公營房屋。

《香港01》今日(8日)舉辦高峰論壇,討論土地選項及城市規劃。(李澤彤攝)

黃遠輝:要夠地才可做好規劃

黃遠輝指現時整個社會正為土地短缺付出代價,當中涉及商舖租金上升、寫字樓用地短缺等,並不單止住屋問題。他認為增加土地供應為改善生活環境,當中包括交通基建、文娛設施等,要先有足夠土地才可將規劃做得更好。

而具爭議的填海選項,專責小組將維持填海範圍於1000公頃。如政府日後希望增加範圍須另作諮詢。

于品海(右)支持填海、收高球場建公屋。黃遠輝(左)在論壇時不時寫筆記。(李澤彤攝)

于品海:填海、收高球場建公屋

于品海認為本港利益結構依賴房地產,導致高地價問題。他認同填海為可行方案,但須用以興建公營房屋,而非將填海得來的用地劃為另一個商業核心區域。他認為反應將商業區向北移,因現時居住人口同樣移往北部,拉近商業地區與居住地區的距離,減輕交通壓力。

他又支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興建公營房屋,以顯示政府有魄力解決住屋問題。

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指,應將土地公私營發展分配比例,調至六四比,而新界仍有土地未被規劃,應先做好規劃再覓土地。

曾鈺成:已有既定公私房屋比例

曾鈺成反駁指,現時政策已有既定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不存在用地只供興建豪宅的問題。而《香港2030+》已清晰指出本港各方面的土地短缺,故不認同欠缺土地規劃。施永青亦認同應先有龐大土地供應,才可談本港發展。

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教授伍美琴認為新界仍有土地未被規劃,應先做好規劃再覓土地。(李澤彤攝)

在18個選項中,「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東大嶼都會」均屬於中長期選項之一,填海選址統稱為「5加1」。近岸填海選址包括龍鼓灘、小蠔灣、欣澳、青衣西南及沙田馬料水;東大嶼都會則指在大嶼山及香港島之間建約1,000公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