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天文台點樣評估熱帶氣旋強度?預報員用以下四大方法

撰文: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原文取自天文台網頁,大小標題、引言及內文,經過香港01編輯修訂)

在天文台的天氣報告中,有時會提到熱帶氣旋的強度變化(例如:熱帶風暴洛坦已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在業務運作中,預報員是怎樣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呢?

利用地面觀測資料

要準確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最佳的方法是收集和分析風暴中心附近的風力資料。可是,由於大部分熱帶氣旋在海洋上發展,該處氣象站和船舶觀察數據稀疏,預報員要取得可靠的地面風力資料並不容易。一般來說,當熱帶氣旋靠近島嶼或海岸時,地面氣象站所提供的數據會發揮較大的作用。其中一個例子是熱帶氣旋帕布,當帕布在2007年8月10日集結在本港西部時,天文台的長洲和橫瀾島氣象站顯示本港水域持續受到烈風影響,表示帕布當時已達熱帶風暴的強度(圖一)。 

圖一:2007年8月10日下午2時香港各區風向及風力分佈,當時熱帶風暴帕布的中心位於本港西部。(香港天文台)

利用衞星觀測資料

由於地面氣象站的局限,衞星觀察資料是預報員評估熱帶氣旋強度的重要工具,其好處是接收和覆蓋範圍廣闊。當中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德沃夏克分析法,至今仍為世界不少氣象中心所採用。簡單來說,德沃夏克分析法是透過分析熱帶氣旋雲頂溫度的分布和形態,再結合德沃夏克多年的經驗和統計數據,從而對熱帶氣旋的強度作出間接推斷。其中一個例子可參考圖二及圖三,熱帶氣旋凡亞比在2010年9月15日的結構仍頗為鬆散,但在9月18日中心明顯地被緊密的螺旋雲帶所包圍,形成風眼。德沃夏克分析法可量化凡亞比的雲團演變,評估它由一熱帶低氣壓逐漸增強為強颱風。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沒有地域上的限制,預報員能藉此評估遠至數千公里外熱帶氣旋的強度。缺點是預報員在判斷雲團的形態時有一定的主觀性。由於德沃夏克分析法是基於過往熱帶氣旋強度的統計結果,對處理一些極端個案(如增強速度甚快的熱帶氣旋)會有較大的誤差。

利用雷達數據分析

當熱帶氣旋進入天文台多普勒雷達的監察範圍時,預報員會參考雷達由雨區移動所探測的最高風速,藉此分析風暴的強度。從圖四可見,雷達探測到熱帶氣旋莫拉菲在本港時間2009年7月18日21時風眼附近的風速達颶風程度(風速33m/s或以上的區域),但單憑這一點不能判斷莫拉菲是否已達颱風級數。原因是雷達所探測的風速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其數值需經過換算才能反映地面風速。研究顯示雷達探測的最高風速與熱帶氣旋的強度存在一定的比例的關係,這些結果對分析熱帶氣旋的強度有正面的幫助。

圖四:2009年7月18日本港時間21時的雷達圖像顯示熱帶氣旋莫拉菲的多普勒風。(香港天文台)

飛機偵察

在1987年或以前,美國會派出飛機為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作出偵測。該項計劃終止十多年後,台灣自2003年起推行侵台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放下投式探空儀觀測實驗(DOTSTAR),對西北太平洋個別的熱帶氣旋進行飛機偵察。雖然利用飛機偵察的資料來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仍在研究階段,但其數據在某程度上是預報員有用的參考資料。

總結

在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時,以上各種方法均有其優點和缺點。預報員需要分析各種數據的可靠性,從而作出及時和準確的判斷。

原文:怎樣評估熱帶氣旋的強度?

作者:香港天文台沈志泰

參考

1. 陳浩新、林鄺泗蓮︰利用多普勒天氣雷達數據評估熱帶氣旋強度的探討,香港天文台,2009。

2. 侵台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