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設計趣味教材提升幼兒學習力 以透明貓肚助解釋「肥瘦」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兒童的語文發展向來是香港家長十分看重的其中一環,幼兒階段更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自然出盡辦法,希望令子女能夠有良好的語文能力。
香港教育大學有研究團隊就推出了語言學習教材,以趣味性為首,以支援幼兒在學前教育中提升幼兒早期的語言學習能力,早前更已在13間學校試行,團隊指效果顯著。
教材現時己派發至全港各幼稚園,團隊希望老師善用教材,培養好幼兒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日後升上小學,學習語文時更得心應手。

香港教育大學團隊設計了一款教材套,早前率先在13間幼稚園試行。(李家偉攝)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鍾杰華及副系主任林俊彬,早前獲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資助近200萬元,設計了一款名為「語樂童行」的中英文教材套,以協助教師提升幼兒的早期語文能力,培養幼兒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材針對幼稚園高班 設18節中文及12節英文課

鍾杰華提到,教材針對幼稚園高班(K3)的幼兒而設,內有18節中文堂及12節英文課的內容,詳細列明教學方法、步驟,目標是提升幼兒的語音意識、認字等語文能力。

教材亦教導教師如何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具,其中一個例子是以膠袋為軀的貓,在放入蛋糕後身軀會漲起,教師從而教導他們「瘦」與「肥」的概念。(李家偉攝)

然而,教材亦教導老師如何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具,令幼兒更容易掌握所學。林俊彬提到,其中一個教材是以索袋製成的「貓」,幼兒透過將道具蛋糕放入袋內,令作為「貓的肚子」索袋撐開,透明的設計,令學生看到貓的「內部」,亦令他們明白「肥」與「瘦」的分別。

不同物料製教材 可刺激幼兒感觀

除此之外,林俊彬又提到其他教材又有以尼龍、等不同觸感的物料製作,希望讓幼兒除了參與之外,亦可透過感官刺激的方法,令他們加深對學習的興趣。

教材研究團隊在2016至2017學年邀請了13間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以了解教材的實際功效。林俊彬指出,研究發現使用教材套的幼稚園,其幼兒的語文能力有較快的進步速度,當中英文的單詞閱讀能力更錄得近150%的增長。

善一堂安逸幼稚園校長麥鳳璋認為,教材貼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及教育內容。(李家偉攝)

教材貼合學生能力 可透過遊戲掌握語文

善一堂安逸幼稚園是次研究的參與院校之一,校長麥鳳璋認為,大多幼兒母語並非英語,所以在學習英語時定會遇到障礙;但教材貼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及教育內容,讓小朋友可以透過遊戲掌握到語文能力。她又認為,教材除了提升幼兒的語文能力,對幼兒的情緒及社交亦有幫助,「小朋友會主動搵其他小朋友玩,亦幫助佢哋(建立)人際關係」。

林俊彬(右)建議家長應與子女定期閱讀故事書。(李家偉攝)

鼓勵家長與子女進行閱讀活動

教材的受眾除了學校及幼兒,亦包括家長。教材亦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子女進行閱讀活動,林俊彬指,家長應定期如每周至少一天與子女以「對話式閱讀法」閱讀故事書,即家長轉為聆聽者,多作提問讓子女表述。他認為培養閱讀習慣十分重要,可有助幼兒的語言發展。

鍾杰華提到,現時有關的教材已派發到全港各幼兒校舍。團隊希望老師可以善用有趣的活動及教材,讓幼兒在學前教育時已培養好幼兒語文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日後升上小學,學習語文時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