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凹陷等10個月手術無期 病人斥醫管局:只許保皇黨打尖轉院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民建聯兩名立法會議員被指求醫獲優待,譚耀宗涉「打尖」在伊利沙伯醫院做耳部瘜肉切除手術,陳恒鑌被指曾向醫院施壓,讓太太成功跨區至廣華醫院產子,住獨立病房。人民力量成員「快必」譚得志日前在社交網站透露,市民胡先生去年因車禍腦部受創,需暫時取去部分頭髗骨,事隔10個月,公立醫院仍未為他做手術嵌回頭骨。胡先生向《香港01》表示,曾要求跨區施手術但醫生拒絕,他質疑「為甚麼保皇黨可打尖、轉院,升斗市民就不能跨區?」

譚得志在facebook專頁透露,胡先生等了10個月尚未做到頭骨手術,至今頭髗凹陷一角。(facebook截圖)
胡先生平日外出會戴漁夫帽,內有醫院特製堅硬物料,以保護他的頭部。(胡先生提供)

24歲胡先生今日(11日)接受電話訪問稱,去年7月底遇交通意外,頭部嚴重受創,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手術,醫生打開其頭骨放去腦內瘀血。他引述醫生指,因腦部要「唞唞氣」,頭骨稍後才能嵌回。之後胡先生大約一個月到伊院神經外科覆診。今年2月覆診時,醫生指他或可在8月做手術,之後兩次覆診,兩名醫生的答案讓胡先生大感無奈,「一個醫生說急症室個案需要手術室做手術,未必8月輪到我做。另一醫生態度差劣,不能告知確實日子,更說『有得做就call你啦!』」

醫生:頭骨在伊院 不能跨區醫

胡先生坦言,頭骨凹陷已一段日子,難免影響生活,他每次外出需戴着醫院特製帽子。本身任職電訊銷售員的他,擔心頭骨凹陷嚇怕客戶,至今尚未復工。他曾經向伊院提出,轉至瑪麗醫院做手術,但醫生卻指頭骨放在伊院冷藏庫,不可以貿然運至其他醫院,故不能轉院做手術。

「為甚麼保皇黨可打尖、轉院,升斗市民就不能跨區?」胡先生質疑,由伊院運送頭骨至其他醫院所需時間不多,認為是醫院不肯安排。另一邊廂,譚耀宗簡單的耳部瘜肉手術快速完成,陳恒鑌太太可由新界西的屯門醫院,跨區至九龍西的廣華醫院分娩。他批評,上述議員獲公院優待,對市民是不公平。

失頭骨不算緊急?實屬荒謬

「快必」表示,上月在街頭擺設街站,首次遇到胡先生,了解他的情況,未料一個月後,胡的頭顱仍凹陷,未做手術。「快必」質疑,譚耀宗生一粒小瘜肉可即時安排做手術,不用輪候10個月,陳恒鑌太太又跨區產子,他認為公立醫院制度已出問題,「若制度是健全,不論瘜肉、頭骨問題,都可盡快做,有足夠資源處理。」而現實是大部份市民都享受不到這兩名議員的待遇,他直斥:「沒有頭蓋骨的病人,他要做手術也不算緊急的話,真是很荒謬。」

專科醫生:一般2個月後適合做手術

私人執業神經外科專科醫生藍明權表示,一般而言腦部受創病人若有腦水腫等問題,需要接受手術,暫時取去頭骨,目的是減輕腦部壓力,當腦壓紓緩,便適合重新嵌入頭骨。他指,康復時間因人而異,嚴重者需一至兩個月休養,才可嵌回頭骨,從外觀看病人的頭顱呈凹陷而沒有腫起,活動能力又回復正常,相信便適合做手術。

藍明權坦言,病人接受頭顱減壓手術後10個月,仍未能重置頭骨,相信是公立醫院資源問題所致。他指,腦外科手術量繁多,過往他轉介一些相對頭骨重置手術緊急的腦腫瘤病人到公院施手術,也要排期3個月才首次見醫生,尚未計手術輪候期。至於可否安排病人跨區做手術,他指「運送骨頭不困難」,而是需要醫院聯網之間溝通協調。他估計各聯網本身服務量也大,病人跨區就診並不容易。

伊院回覆:放置頭骨是非緊急手術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病人去年7月30日因交通意外受傷,送至伊院接受手術,其間病人腦部有血塊致腦壓上升,要接受緊急手術清除血塊及移除部分頭骨以紓緩腦壓。經治理後,病人去年8月中轉送九龍醫院復康治療。病人9月中出院,由伊院神經外科專科門診跟進,至今在伊院覆診6次。

對於胡先生批評伊院拖延做手術,發言人指今年2月初,病人情況改善,醫生開始為病人排期做放置頭骨手術,輪候期間院方繼續安排病人覆診。本月初他覆診期間,醫生向病人解釋放置頭骨手術為非緊急手術,輪候時間會較長,在可行情況會盡快安排手術。

伊院又指,16/17 年度該院工作計劃推出相應措施,包括每周增加神經外科手術室節數,以縮短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