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署長:農業園擬建道路走線不會再改變 議員批覆蓋農戶耕地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政府計劃在新界古洞南設立農業園,斥資1.76億元進行第一期工程,當中包括興建一條約900米車路和行人路,方案備受爭議,因道路覆蓋不少常耕農地,10多戶農民將受影響。
今天(8日)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在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指方案已獲行政會議批准,「沒有想法再更改道路走線」。

政府計劃在新界古洞南設立農業園,斥資1.76億元進行第一期工程,當中包括興建一條約900米車路和行人路。(資料圖片)

政府計劃,建造長約 900 米的通道和行人路 (包括約 5 米闊的橋式暗渠,以及兩條分別長約 20 米 和 40 米的行車橋連行人路) 以連接現有的蕉徑路。早前蕉徑長瀝關注組指,現時署方建議的道路走線覆蓋不少常耕農地,料約10戶農民及村民受影響要遷出,批評政府沒與村民就走線達成共識便強行推工程上馬,呼籲議員否決撥款。

朱凱廸質疑政府更改方案,「造成印象是想趕走現有農戶,去容納新農戶。」 (林若勤攝)

會議上多名議員亦就走線問題質問漁護署,議會陣線朱凱廸指,土木工程拓展署早前曾提出一個避開活躍耕地的道路方案,但現時卻提出一個針對活躍耕地及民居的方案,質疑政府更改方案,「造成印象是想趕走現有農戶,去容納新農戶。」議會陣線區諾軒亦指,憂慮政府為了可達度,而犧牲可耕度,並引述長春社研究指,目前方案會令兩邊農地成為低窪地區,容易水浸及影響收成。工黨張超雄就指,多位議員都支持農業園,惟不滿道路方案,質疑政府初期提交的方案,道路是沿雙魚河的走線,亦獲得較多支持,為何要更改。

區諾軒亦指,憂慮政府為了可達度,而犧牲可耕度。(林若勤攝)

土木工程拓展署北拓展處副處長羅文添回應指,設計道路時會考慮農業園運作及未來分布,道路盡可能直接到達最多的農戶,減省分叉路,認為目前方案是是最合適建議。

而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就指,道路走線無論如何亦會影響到一些農地,在第一期工程中有16戶農戶受影響,政府已與農戶作詳細溝通,得到其諒解及支持,並會確保無縫交接,在農戶搬去農業園後才開展工程。他並指,雙線車路的設計是應農友要求。

梁肇輝強調,道路方案已獲行政會議批准,「沒有想法再更改道路走線」。

梁肇輝強調,道路方案已獲行政會議批准,「沒有想法再更改道路走線」。(林若勤攝)

食物及衞生局首席助理秘書長王國彪指,第一期佔地11公頃,當中耕地有7公頃,而道路就佔地1公頃,會與農業園第二期的主要道路接駁,「道路需覆蓋農業園的東西及南北走向,所以是必須的。」

羅文添補充,早前提交的方案道路佔地0.8公頃,現修訂為1公頃,指出道路將來會有大型車輛行駛,認為雙線車路最為合適,而農業園的第二期主幹道亦會採用同樣的標準。他並稱,2017年時在相關文件中遮蔽道路方案,是因需待完成詳細設計後才公開方案。

羅文添回應指,設計道路時會考慮農業園運作及未來分布,道路盡可能直接到達最多的農戶,減省分叉路,認為目前方案是是最合適建議。(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