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死亡之卷」永劫輪迴? 學者倡教中文「授之以漁」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認為,中文科的「死結」在於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吳鍾坤攝)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系主任施仲謀認為,中文科的「死結」在於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香港自2009年起實施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的「三三四」新高中學制,並於2012年舉行首屆中學文憑考試。在新學制下,考生須在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四大必修核心科目分別考獲「3322」的成績,才達到升讀大學的最低門檻。

至2015/16學年,為提升中文科教育質素和成效,教育局及考評局決定於該學年中四開始,重新加入12篇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俗稱範文),並在2018年文憑試中開始考核。然而,去年在中文科取得3級或以上成績的學生約佔57.3%,比2017年升約1.3個百分點,意味仍有逾四成考生未能取得大學入場券(見表一)。

表一

資深老師:中文科教學負擔重

王美琪是中學中文科資深教師,有逾十年中文教學經驗,橫跨新舊學制。她指出,新高中中文科教學負擔重,應付課本內容以外,又需投放時間應付校本評核,兩個選修單元佔去逾10節課堂;惟呈交校本分數後,又會依據公開試成績調節,最終吃力不討好。

雖然近年中文科成績持續改善,但王美琪直言,不論從教師或學生角度,對新高中中文科的普遍評價為內容多、試卷多、功課多、壓力大,即使中文為普遍學生的母語,歷屆仍有不少尖子在中文科遭遇滑鐵盧,種種因素使其成為「死亡之卷」。王美琪說:「喜歡中文或者有興趣的學生不多,會覺得中文科很煩厭而堅決否定。在英文中學,喜歡英文科的學生或會較喜歡中文科的學生多。」

對於教育局重新引入12篇範文,王美琪表示,2012年至2017年的文憑試因為沒有範文考核,讓學生溫習中文科時無從入手,對文言文印象亦不夠深刻;加入範文後,學生能透過學習文言文字詞提升理解古文的能力,亦令他們不再懼怕文言文;而目前12篇範文大多是承襲自舊制中文科,大部分曾在舊制下任教的教師均十分熟悉,授課時因而更得心應手。

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表示,內容多、試卷多、功課多、壓力大,均是新高中中文科的普遍評價。(李澤彤攝)

考評局:培育能力需經年累月積浸

考評局出版的2018年中學文憑試《試題專輯》指,考生在中文科範文部分表現理想,惟不少考生混淆不同篇章作答,出現不少「低分卷」,導致表現差異大。報告強調,若要培育閱讀能力及賞析能力,需「經年累月文本細讀的積浸工夫」,並非靠機械式考卷及體形操練。報告又指,文言學習不宜過分集中字詞句段的解釋,反而應涉獵更多文學文化書籍,提升閱讀量,培養整體語文能力及文化素養。

究竟學生及老師能否達成上述目標或理想呢?從中文科的評核方式或能看出端倪。目前中國語文科分為公開考試及校本評核兩大部分,分別佔成績80%及20%(見表二)。評核方式包含校本評核,看似不是「一試定生死」,惟為消除不同學校教師評分尺度的差異,考評局會根據學生的公開試成績,檢視學生課業樣本結果,從而調整校本評核分數。

表二

學者:社會不重視中文水平下降

專門研究漢語語言學及語文教學的學者施仲謀亦持相同看法。施仲謀擁有數十年教學及研究經驗、曾於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執教,目前為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及系主任,並兼任教育局轄下諮詢組織課程發展議會的中國語文教育委員會成員。他認同學生可透過學習範文吸收中華文化精華,因此回歸範文教學對中文教育有很大幫助,而中文科之所以成為「死亡之卷」,死結在於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學生作文時,很多時都需要引經據典、援引成語,範文在寫作方面有很大作用。」

施仲謀又指,舊制時中文科只作半科計算,反而新高中課程將中文科列為必修核心科目,理論上有助本港中文教育,惟不得不承認,目前社會風氣並不重視中文學習。他形容:「英文水平下降,社會就會很重視問題;但中文水平下降,反而沒有所謂。」他又引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及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的歷年數據,指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位列全球三甲(見表三及表四),但卻缺乏閱讀興趣。

表三

應先刪「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卷

事實上,考評局前秘書長唐創時卸任前夕,曾明言中文科的評核可再簡化,以校本評核代替,從而釋放更多空間,讓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或多讀選修科,減輕學生壓力。他當時以內地的做法為例,指中文科考核可只設閱讀理解及寫作,不設聆聽與口語考核。

王美琪認同唐創時的想法,直言當局首先應考慮刪去中文科卷三、即「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另外,應刪減校本評核篇幅,減輕師生壓力。她認為文憑試年代的中文科卷四說話能力的考核題目、形式逐漸「通識化」,未來應該思考其定位,又指中文科不單是學習語言,還包含傳統文化底蘊、品德情意,教師通常會透過教學滲入相關理念,從而令學生熱愛中文科,惟她慨嘆:「現在教學很多時聚焦應付考試,(師生間)缺少了情感交流。」

對於現時中文科學習的困境,施仲謀認為國際文憑課程(IB課程)的教學模式或可成為「救命草」,他指IB課程強調結合知識、技能及概念,不鼓勵操練,而是透過專題探究自主學習,例如在教授文學時,會讓學生閱讀整本經典文學作品,繼而進行專題探究,以及作答考試的論述題目,這種方式不會使經典作品的教學支離破碎,有助學生深入學習。施仲謀概括:「中文科教學應該是『授之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目的不是給予學生一條魚,而是教學生『捉魚』。」

表四

負責PIRLS 2016香港地區研究的港大教育學院曾形容,學生中有濃厚閱讀興趣的只佔36%,閱讀興趣一般及閱讀興趣薄弱的分別佔44%及21%。此外,學生在「對閱讀課堂的投入」、「閱讀信心」和「閱讀興趣」三方面的比率較2011年進步,但「發展餘地仍多」。

施仲謀認為,本港中小學中文科學習成效不彰,主要涉及數項因素:首先,學生課內、課外閱讀量少;其次,本港教師授課時,偏重讀寫聽說「工具式教學」,重點講解文章語法、修辭、文章大意等技巧,而非釋述背後的文化底蘊;此外,課堂缺少文章誦讀,學生的中文語感不強;還有,中文教師授課時往往因課時問題而「解剖」整篇經典文章,導致「支離破碎」,學生容易忽略背後的文化及意義。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DSE「死亡之卷」永劫輪迴? 學者倡教中文「授之以漁」》。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