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喪夫者創自助組織輔導過來人 「傷口不能完全撫平」

撰文:郭倩雯 凌逸德
出版:更新:

華人社會普遍報喜不喜憂,避諱談論死亡,「生」和「死」往往是對立。然而,生命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導致死亡提早降臨。Christina未婚夫踢足球期間因心臟病發猝死,她慌惶失措地尋求哀傷輔導,揭發香港缺乏完善的支援喪親者服務;走出陰霾後,她創立「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以過來人身份協助喪親者,避免重踏傷心路。Christina坦承哀傷輔導不能完全撫平傷口,事隔九年仍然「每講一次,心痛一次」,要學習與傷口共處。
面對摯親離世,往往會愈愛愈傷心,你仍選擇願意去愛嗎?

九年前的平凡早上,Christina的未婚夫如常去踢足球,沒料到成為最後的訣別,他因心臟病發猝死。毫無先兆的逝世使她大受打擊,她以「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來形容當時感受。喪親巨浪撲撃,各種哀痛感覺湧現,曾修讀輔導學的Christina明白哀傷輔導能協助她困境,怎料非牟利組織提供的哀傷輔導輪候時間為三個月,她決定「自救」,主動向他人傾訴、舒發內心鬱結情緒。好不容易才走出死亡陰霾,惟九個月後,腎衰竭奪走母親性命。

用未婚夫保險金助同路人 創立「心繫心」

未婚夫與母親相繼離世,Christina發現香港社會對支援喪親者的服務需求迫切,惟社會資源有限,往往要輪候三個月才有機會接受輔導;想登記做哀傷輔導義工,更要排期一年。她不希望其他人重踏自己傷心路,故利用未婚夫留下的保險金,成立「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輔導失去至親的同路人及推動生命教育。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創辦人李昕(Christina)。(郭倩雯攝)

「喪親猶如刀割,需及時處理傷口才不會發炎流膿,但總會留下疤痕。」Christina坦承哀傷輔導不能完全撫平傷口,事隔九年仍然「每講一次,心痛一次」,要學習與傷口共處,將往生者永遠安置在心中一個特別位置。

生老病死是必經階段,痛與傷心仍自然不過的事,是真情流露的事,越愛就會越傷心。想喊就喊、想收埋自己就收埋、想要人陪就依靠,但一定要注重健康,不要匿藏太耐,在適當時間重新出發。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創辦人李昕(Christina)
黃女士曾經逃避喪夫帶來的哀傷情緒,後來參與「心繫心」同路人支援計劃,逐步走出困境。(郭倩雯攆)

「原來死亡可以隨時喺身邊發生」,任職教師的黃女士感嘆地道出這句話。2015年4月,黃女士患有長期病患的丈夫因身體不適入院,當時以為是小毛病,留院觀察一晚後便可以出院,怎料他的病情急轉直下,三天後撒手人寰。丈夫向來是兩母女的「人生道路航行者」,黃女士指丈夫離世是一盞指明燈熄滅,一家之主的重擔頓時壓在她身上。她透過辦理丈夫身後事、幫丈夫清理辦公室的一連串工作以蓋掩喪夫之痛,但每當靜下來的時候,哀傷情緒便會湧現。

「父親」成母女禁忌 哀傷輔導解開鬱結

起初,黃女士希望能維持故有生活素質,使女兒不用適應新生活,她在女兒前故作冷靜,一如既往打理家頭細務。漸漸「父親」一詞成為母女間的無形隔膜,她們盡量不在對方前提起,怕觸景傷情,惟有將喪傷的情緒壓在內心深處,認為時間就是最好療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分,她們卻走進死胡同,既無法疏導情緒,又無法重新出發開展新生活,黃女士女兒決定尋找輔導協助。

黃女士和女兒參加「心繫心」計劃,認識數名同路人,互相傾訴思念摯親的情緒,同時亦是一個打破母女隔膜的過程,她們透過「同路人支援小組」活動,剖白對丈夫、父親離世的哀傷情緒。黃女士認為同路人的協助尤其重要,「大眾誤以為哀傷過後會自己復原」,而曾經歷喪親的同路人則會明白。

時間不會沖淡一切,在世者要學習如何撫平傷口,接受往生者長駐心中的事實。
黃女士

學者:港人對生死教育的認識淺薄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智豪博士指,港人對生死教育的認識淺薄,年青人誤以為自己還年輕,不用深入了解生死為何物。陳智豪期望「心繫心」計劃讓港人明白,喪親哀傷仍人之常情,找同路人傾訴有助舒發心情,亦可接受哀傷輔導,不要待情緒惡化才求助。

「YANA心伴行-喪親家庭輔導支援計劃」
獲Carolina Gutterres Memorial Fund資助,陪伴失去丈夫的婦女度過艱難時刻,協助失去父親的兒童重拾生活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