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五步》刻劃香港棒球威水史 「山狗校長」親述弱旅奪冠內情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取材自沙田少年棒球隊經歷的電影《點五步》將於8月25日上映。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80年代,香港棒球運動的一段光輝歷史。
戲中有一幕,沙燕隊投手側身揮臂,大幅度扭動身體,大力投出最後一球,捧球在長空劃出一道讓人顫抖的軌跡,越過敵隊的擊球棒,被隊友牢牢接實。這一球,標誌一隊弱旅創下奇蹟擊敗一眾強敵奪冠。
一手一腳帶領這支弱旅寫下動人故事的,正是有「山狗校長」稱號、時任基覺小學校長的盧光輝。這位75歲的長者憶述33年前往事,時空交錯,娓娓道來沒有必勝方程式,唯有刻苦:「做事最緊要投入、貼心,輸唔緊要,但要知道輸喺邊度,分析得一清二楚。棒球講求團隊合作,大家一齊共艱苦,就係棒球體育精神。」
攝影:黃永俊、江智騫
場地: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香港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沙燕隊,成立首年即勇奪全港冠軍。(盧光輝提供)

在香港,棒球受場地限制,從來是冷門運動,但總有人會付出所有投身當中,盧光輝就是佼佼者。他自言「體內流淌着棒球血液」,一切源於12歲那年,父親以「有好味的春卷食」誘惑,帶他到棒球場觀看訓練,「嗰陣都唔知棒球係咩,剩係見啲人拿住支棍係咁扑,後來睇睇吓就上癮」。

他後來成為南華棒球隊二壘手,一直打至27歲退休,然後便投身教育界。不過,香港80年代沒有華人棒球隊,時任基覺小學校長的他,倡議在沙田成立少年棒球隊,得到時任沙田區政務專員的前特首曾蔭權發起籌款支持,利用區議會的63萬元資助球隊發展。沙田常有燕子出沒,故此球隊取名「沙燕隊」,揭開傳奇故事的序幕。現時跨越沙田城門河中游的「沙燕橋」,就是以他們命名。

「百厭星」組沙燕隊

沙燕隊成立時,由30位「百厭」小學生拉雜成軍,這班「百厭星」讓他既頭痕又驕傲,「有班主任看到有出名曳學生在班名單內,擔心到喊。我就話『唔使喊,等我處理』。」在盧校長眼中,每個加入球隊的學生都各有所長,只待發掘。

讀書唔得,就會有第二樣嘢得,無理由樣樣嘢唔得。
盧光輝校長
盧光輝在學生眼中「魔鬼教練」,但其實也有柔情一面。(盧光輝提供)

事隔33年,這位在學生眼中的「魔鬼教練」,至今仍記得誰人最「曳」:「死都會記得阿泰。」盧光輝說,當時訓導主任、班主任紛紛投訴,又以辭職威脅拒教阿泰,他趁機向這位「曳學生」施壓:「你聽到啦,不如我哋調轉,你做校長、我做你」,話音剛落,阿泰就死氣地說:「好啦校長,我識做啦。」於是,這位最曳的學生結果成為隊內出色捕手。

被稱為魔鬼教練,盧光輝也有柔情一面,當年每日放學後,他會親自帶球員操練逾1小時,跑步、投球、擊球、接球:「好慘㗎,完全無假期,一星期練足七日。」不過,訓練完成後,他會請隊員吃蛋糕和飲汽水,並在瓷板上以走珠方式講解戰術,逐一點評訓練情況。

當年的沙燕隊隊員區穎良(左)和陳嘉駿(右),仍不時與盧光輝校長(中)聚會。

第一代沙燕隊隊員陳嘉駿和區穎良,入隊時分別10歲和6歲,陳嘉駿說,訓練雖苦卻也最有滿足感:「暑假最熱,30多度暴曬都照訓練,由早上9點,一直到天黑,球場黑晒我哋就走。但每次都想接實每一個波」,「接球前會好驚,一接到就會好興奮,加上校長投球快狠準,接到佢嘅波更刺激」。

「打一巴已經係青菜一碟」

不過,比起接球前的「驚」,他們更驚被盧校長掌摑,「有人唔認真聽校長講嘢,佢就會直接摑一巴,未感覺到痛,眼淚已經流出嚟,打一巴已經係青菜一碟,其他人見到就會乖乖聽話」。他們又指,倘有隊員講粗口,亦會換來校長狠狠掌摑。

校長話唔係唔可以講粗口,要睇時機、情況,如果無時無刻講,就係唔識講粗口;但被人侮辱,好嬲要還擊,忍無可忍係可以講。
沙燕隊隊員陳嘉駿
沙燕隊隊員現時在不同領域拚搏,區穎良(右)更利用業餘時間教學生棒球。

慘敗後的勝利

沙燕隊首次參加「香港少棒聯盟公開賽」,共有11支球隊參賽,當中有爭取衛冕的日本隊伍,亦有來自棒球強國的美國隊。首循環階段,沙燕隊連輸九場,陳嘉駿憶述當年大家都怕得要命:「落場時腳都震埋,拎住支球棒都係咁震。」隊員接連揮空球棒,但大家漸入佳境,最後一場對壘美國隊,沙燕隊以一分險勝,首嘗勝利滋味。

自此之後,沙燕隊隊員表現如有神助,在次循環賽氣勢如虹,不斷過關斬將,連取十場勝利並捧盃而回,連最強的日本水牛隊亦成沙燕隊敗將,創下傳奇。盧光輝說,不放棄、不驕傲,不論輸贏,或許就是最佳態度。現時已發展出六支球隊。

做事最緊要投入、貼心,輸唔緊要,但要知道輸喺邊度,分析得一清二楚。棒球講求團隊合作,大家一齊共艱苦,就係棒球體育精神。
盧光輝校長
沙燕隊參加棒球公開賽期間,由初時連輸九場,到最後擊敗日本強隊捧盃。(盧光輝提供)

「山狗校長」助山區重建校舍

盧光輝其後成為國家棒球隊顧問,不時帶隊到各地參加比賽;但閒時,他卻選擇投身於重建內地貧困山區學校,得到「山狗校長」之稱。他說,關心內地山區學童,是因為1993年到內地蘭州時,發現山區兒童嚴重失學,於是決定籌款援助他們,重建校舍和捐贈物資。

退休後,盧校長的足跡踏遍大西北,援建的山區學校多達700間,「我不在棒球場(的時候),就在山區。我做教育就要這樣。」他希望將所有山區的失學兒童帶回學校,現時每年會到偏遠山區探訪三次,每當看到學童的學習環境有所改善,他倍感安慰。

盧校長投身於重建內地貧困山區學校,希望將所有山區的失學兒童帶回學校。

不過,堅強的盧校長每見到內地山區學童的苦況,都會痛心不已,就以貴州為例,老師要背着嬰兒上課,每個小孩長期缺乏維他命C,臉都被凍傷,班房外不時有不良分子出沒、惹事,「入去時嚇到我傻,電視台叫我同學生講鼓勵說話,我講唔到嘢,係咁流眼淚,未見過咁淒涼。」

「山狗」理念繼續傳承

訪問期間,盧校長開心地拿出一本書分享,「2008年辦徵文比賽,山區學生們寫的文章,好感人,就出咗本書。你睇吓個細路女幾可愛,佢哋好畀心機讀書。」盧校長邊說,邊流露出憐愛眼神。

由於盧校長年事已高,已減少到海拔高的川藏地區,但他的「山狗」理念,卻繼續傳承。他的學生包括沙燕隊的部分隊員,也不時為盧校長籌款重建山區學校,而「山字派」校長團亦舉辦校內籌款活動,助盧校長做好山區前線工作。

人稱「山狗校長」的盧光輝指,看到山區學童的讀書環境有所改善,倍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