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醫院聯網將增65病床 威院成立新團隊加快「緊急」症處理

撰文:李恩慈
出版:更新:

新界東醫院聯網今日(28日)公佈2019-20年度工作計劃。計劃主要目標為持續改善病房擠塞問題及降低病人診症的輪候時間。具體措施包括新增65張病床、增聘29名醫生及136名護士,以及增加門診診症名額。
另外,威爾斯親王醫院將成立急症專科團隊,以改善急症室第三類分流(即「緊急」症)病人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而北區醫院將按照威院模式,實行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服務,將非緊急骨科病人轉介至家庭醫學專科,望長遠可減低新界東醫院骨科輪候時間。

新界東醫院聯網今日(28日)公佈2019-20年度工作計劃。左起:新界東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余海欣醫生、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暨威爾斯親王醫院行政總監羅思偉醫生、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副顧問醫生李文基、威爾斯親王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國全、威爾斯親王醫院物理治療部部門經理蕭漢傑醫生、威爾斯親王醫院高級職業治療師潘惠芳、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部門主管許明通(李恩慈攝)

根據新的工作計劃,聯網中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北區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沙田醫院將合共增加65張病床。其中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內科佔15張;北區醫院急症內科佔10張;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急症普通兒科佔20張;沙田醫院延續護理病床佔20張。

面對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聯網將於來年增聘29位醫生、136位護士、38位專職醫療人員及228位支援及護理人員。目前29位醫生已全部聘請,其他醫護人員正在陸續增聘。新界東醫院聯網總監羅思偉表示冀望透過增聘人手,讓病人得到更適切的治理。

診症名額方面,聯網將增加11000個普通科門診診症名額及1964個化療注射服務人次。而威爾斯親王醫院將增加2000個放射治療服務人次,及4500個內科專科門診新症及舊症覆診人次。

威院成立急症新團隊 30分鐘內處理7至8成「緊急」症

另外,威爾斯親王醫院將於本年12月成立急症專科團隊,以改善第三類分流病人輪候時間過長的問題。按照目前的安排,急症室病人會分五個類別分流,依次序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

新界東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余海欣醫生指,團隊包括1位醫生、1位護士及1位支援人員,於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專門照顧第三類分流病人。她續指,現時只有大約50%被辨別為「緊急」的急症病人能在30分鐘內得到診治,期望透過團隊令70-80%有關病人得到適時治理。

威爾斯親王醫院將於本年12月成立急症專科團隊。(李恩慈攝)

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擴展至北區醫院

至於新界東醫院骨科一直是輪候的「重災區」,去年的平均輪候時間長達2年多,更有病人需要等待超過3年才得到診治。威爾斯親王醫院早在2017年開始試行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先導計劃,旨在讓處於病症不同階段的病人均可盡快接受治療。協作計劃將非緊急的骨科病人分流到家庭醫學專科診治,再接受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轉介個案主要由1位醫生、1位物理治療師及1位職業治療師負責跟進,近兩年間服務接近4000位病人;而骨科專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已由178週縮短至145週。

有見成效顯著,聯網計劃於本年10月將骨科及家庭醫學協作擴展到北區醫院,按照威爾斯親王醫院現有的模式運作,預料每年可服務多4000位病人,進一步縮短聯網內骨科病人的輪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