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專業註冊】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斥新認證制排外 將提上訴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政府上周公布「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下獲授權的部份機構,其中臨床心理學界由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公會)獲認證資格。一直爭取成為認證機構的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協會)今日(4日)見傳媒指,政府未有全面諮詢業界便推出新制,做法有欠公允。
協會又稱公會的組成全由同一個組織的成員組成,所設立的要求為該會會員度身訂造,令接近100名持有海外執業資格的心理學家無法直接受認證,做法排外,將就政府決定上訴。

蕭柱石稱,港府授權予臨床心理學家公會頒發認證有欠公允,將就政府的決定提出上訴。(陳倩婷攝)

臨床心理學界就認證機構誰屬一直存在爭拗,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學組)與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均欲獲得政府授權,成為認證機構。學組早前已成立「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公會),並獲政府委任諮詢業界對認證制度的意見。政府最新公布亦授權予公會,負責管理臨床心理學家名冊,並可向會員發出「認可標誌」。

協會曾杯葛公會的諮詢 兩次向政府投訴未果

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主席蕭柱石斥公會有欠代表性,該公會是由學組成立,亦偷步於認證機構完成審批前,便展開對同業的諮詢,蕭認為此屬假諮詢,於是杯葛諮詢;其後協會曾向認證機構及食物及衞生局投訴,但蕭引述認證機構未有正面回應,而食衞局亦以學組的歷史較悠久,會員數目較多為由拒受理投訴。協會再發信予局方及特首林鄭月娥望其關注事件,但至今未獲回覆。

料九成會員不合資格列入名冊

蕭柱石指現時協會的會員近100人,主要是持有海外執業資格的心理學家,認證制度通過後,合資格被納入名冊的人料僅約1成,原因是公會的要求是申請人完成實習地點需與取得學位的地點一致,蕭柱石指全球均無任何地區有此規定,公會又要求申請人需有5年執業經驗,但港大或中大畢業生甫取得學位即可加入。蕭形容上述要求是為本身主要從港大及中大畢業的本地人「度身訂造」,直言公會排斥持有海外學位人士的目的「昭然若揭」。

港府推認證制目的是確保業界質素,但蕭柱石認為,政府排他的做法,只會令市民混淆及形成標籤效應,以為部份合資格、正在執業的心理學家是不合格,變相令可求診的選擇減少,機制的漏洞亦會令一些未合資格、未接受正式訓練的同業被列入名冊。

示威活動持續5個月,部份市民心理健康響警號。(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社會紛亂 求診個案以倍計增加

過去幾個月,社會因應反修例的示威活動持續,蕭柱石指社會上出現整個群體的心理創傷,不論對社工、教師、甚至普通市民而言,都會有情緒問題,即使無參與示威的人士,在家庭中亦可能出現爭執,他續指,近月的求助數字升幅以倍數計,但政府的新認證機制會間接令市民可接受治療的機會減少,治療效用亦或會下降。

蕭柱石透露將於30日內按上訴機制就政府決定提出上訴,正草擬相關文件,他又稱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如法律行動,但需先待上訴結果再從長計議。

衞生署覆核後認為未能確立有關投訴

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回應稱,衞生署早前接獲香港臨床心理學博士協會的投訴,就認證機構在接受申請的過程、與業界溝通、入選認證程序的準則和結果等方面表示不滿,署方在覆核認證機構的審批過程後,認為並無足夠證據確立有關投訴,並已於今年8月回覆協會。據了解,認證機構在過去數年一直與業界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亦曾與未獲入選認證程序的申請機構會面。

署方稱,醫療專業團體獲授正式認證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有關專業團體須進行自我和外界同儕評審,以證明其具備達到可接受標準的能力,並承諾在需要時會採取行動保障公眾。在專業自主的原則下,政府不會直接規定個別專業的註冊標準,但要求申請認證的專業團體在不影響專業水平的情況下,須確保其註冊標準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包容性。

臨床心理學家公會:分歧在於臨床督導要求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理事會主席胡潔瑩受訪時稱,曾就認證計劃進行四次公眾諮詢,亦曾邀請博士協會出席小組會議,今年年頭邀約協會會面,但對方未有回覆。她強調,認證計劃目的在於保障公眾安全,認可合資格的臨床心理學家,必須就資格劃一條線,設相應標準,並非將全部人納入名冊。她透露與博士協會最大的分歧在於臨床督導要求,公會堅持需現場的督導方可確保服務質素,這一點絕不能放鬆。

胡又反駁協會排外的質疑,指現時已有30名臨床心理學家獲得公會的認證,當中有人持有海外學位及相應資格,她形容認證制度相當包容,亦希望長遠而言港府可就認證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