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大婚御品首來港 周三起展出三個月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清代皇帝大婚為國家的盛典,也是紫禁城內其中一項最隆重的慶典。清代個皇帝當中只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位皇帝在登基後才議婚納后,並在皇城內舉行大婚典禮。
由賽馬會主辦、於沙田文化博物館的「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於今日(30日) 至下年2月27日一連三個月舉行,展出153組從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四位清朝皇帝的大婚文物,當中有30多件為首次帶到館外展出。
香港文化館館長(歷史)林國輝表示,是次展出的展品珍貴,希望能吸引20萬名市民參與。

這件大清皇帝龍袍上特別繡上彩雲蝠及雙喜字,是皇帝大婚時所穿。(梁煥敏攝)
香港文化館館長(歷史)林國輝展示身後的皇宮大圖,說明清代皇后大婚時的情況。(梁煥敏攝)

30多件展品為首次向公眾展出

香港文化館館長(歷史)林國輝到館場講解時說,展覽以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位皇帝的大婚為主,當中推介的展品為同治帝大婚時所購的地紗及布匹,以及印有「同治年製」的礬紅地描金喜字碗及黃地粉彩蝴蝶紋雙喜字碗;另外,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許靜則推介金龍紐「皇后之寶」印章及光緒帝大婚時所繪畫的《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部分真卷,全部未曾向公眾展出,所以十分難得。

清朝婚禮做足三書六禮,亦保留滿族的文化習俗。展館門口擺放的故宮地圖,說明了皇后由大清門進入皇宮,並繪有宮內格局說明嫁取經過的程序、路線,以闡明「明門正娶」意思。館內亦有由中華廚藝學院導師所製的大婚菜式示範錄像,重現皇帝大婚的部分菜色。

黃地粉彩蝴蝶紋雙喜字碗。(梁渙敏攝)

展覽重點:礬紅地描金喜字碗及黃地粉彩蝴蝶紋雙喜字碗為同治帝16歲當年迎娶皇后阿魯特氏所用。當中花紋為代表喜慶的「囍」字及示意祝福、長壽的「貓蝶」。

礬紅地描金喜字碗。(梁煥敏攝)
金龍紐「皇后之寶」印章為故宮內保存的唯一皇后象徵的印章。(梁煥敏攝)

展覽重點:金龍紐「皇后之寶」印章為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和未代皇后婉容結婚時,按照清代制度所製,刻以滿漢文篆書,左為滿文,右為漢文,印寶為全黃金製造,重25公斤,上面繫有黃色緩帶。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許靜表示只有正室皇后才擁有此印章,極具身分象徵,現時故宮只保留該個「皇后之寶」,所以極為珍貴。

展出的由慶𡪨等人所繪畫的《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長12米。(梁煥敏)

展覽重點:《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共有9本約300米長的畫冊,記述光緒帝19歲那年迎娶葉赫那拉氏大婚當日由慶寬等人所繪畫的,特別之處是為把光緒皇帝大婚的過程描繪得準確而精細,是次展館選擇展出大婚典禮皇后入館等10幅共12米的章節展出。

大婚當日所用的白玉合巹杯,黃地粉彩開光龍鳳碗為新婚之夜所用。(梁煥敏攝)

展覽重點:當中的合巹杯是兩隻連體圓筒杯,外側有凸雕、鏤空的龍、鳳。作為一雙一對的意思,不能用作飲用器皿。

出席開幕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展覽是故宮博物院特別為香港特區準備的一道文化盛宴,展出的皇家婚禮用品巧奪天工,反映皇室宮廷的華貴尊榮,讓觀眾認識禮俗文化的深層意義。

到場出席開幕禮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右三)對展品甚為欣賞,參觀近1小時方離開。(梁煥敏攝)

入場費:

標準票 (成人)

團體票 (20人或以上團體)

優惠票

星期三至星期一: $20

星期三至星期一: $14

星期三至星期一: $10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至五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休館

資料來源:賽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