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兩年耗3.4億換100部電動巴士 可減17%微粒

撰文:趙楚翹
出版:更新:

香港每日有超過八成市民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步,逾1260萬架次的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馬路上。專門研究公交電動化的理工大學專家熊永達發表研究報告,提議兩年內推行100部電動巴士和小巴,整個建議涉3億4000萬,料可減17%微粒和10%氧化氮,亦會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理工大學專家發表研究報告,提議兩年內推行100部電動巴士和小巴。(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在各項公共交通工具中,巴士和小巴使用率佔48.9%,2015年數據顯示,單雙層巴士和小巴共排放了超過200公噸微粒和3250噸氮氧化物,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聯同機械工程學系專家張鎮順、電機工程學系專家勞偉籌和資深研究員沈乙紅,研究內地城市如深圳、重慶等,以及歐洲地區引進和運行電動巴士自計劃和經驗,指出香港現時面對三大障礙,電動巴士表現有不確定性、充電設施不足,以及售價昂貴。

團隊綜合研究資料,指鈦酸鋰電池最適合香港短途巴士,只要充電8分鐘電就能行駛10公里,「可以夠佢哋走一至兩轉。」鈦酸鋰已被重慶市、倫敦、德國等使用。而充電方面,團隊建議香港用特快充電技術,因成本最低,只需$11,認為值得嘗試。熊永達指,若兩年內可更換100部電動巴士和小巴,涉款約3億4000萬,料可減17%微粒和10%氧化氮,亦會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熊永達(左二)指,政府角色應全力去確保運輸署執行相關措施。(趙楚翹攝)

另外,熊永達指香港絕對有人材推動公交電動化,但政府一直推動不足,故團隊建議政府成立一個五方平台,包括政府、營運商、供電商、電池和車輛專家。熊永達指,政府角色應全力確保運輸署執行相關措施、負責發牌工作,營運商則提供意見,車輛專家則負責解決機械上的技術問題。

另外,團隊又建議政府負責發展充電設備,批地予私人發展商經營。而政府亦應為營運商提供教育,培訓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