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識不足致污水廠意外 組織倡以機代人 課程實習增至16小時

撰文:馬煒傑
出版:更新:

前日(18日)小蠔灣污水處理廠發生1死3傷密閉空間工作意外,香港管線專業學會及社區、建造及工程專業發展中心認為今次事故是因安全意識不足及未有正當使用安全儀器而引致,建議應儘可能以機械取代工人進行危險工作,並需檢討現時培訓課程,強調密閉空間工作安全不容忽視。

黃敬認為意外是因安全意識不足及未有正當使用安全儀器而引致。(馬煒傑攝)

前日小蠔灣污水處理廠發生密閉空間工作意外,3男1女職員被困於8米深污水井,最終女職員傷重死亡其餘三人嚴重受傷。

香港管線專業學會前會長暨社區、建造及工程專業發展中心會長黃敬認為這次事故是由於密閉空間工作安全意識不足及未有正當使用安全儀器所致。

黃敬認為派工人進入密閉空間工作應可免則免,建議要優先使用先進儀器代替工人以身犯險。例如使用無人機、遙控車等三具進行探測,或以3D掃描探測器進行渠道狀況掃描;進行任何超高1.5米高作業時,都應做足防墜措施,包括使用救生繩或安全吊帶,而過深的沙井工作更應調派人手實時監控井內情況,當意外發生時亦可即時應對。

黃敬又認為業界應加強密閉空間的安全培訓,指現時不論理論時數及實習均不足夠。現時密閉空間作業核准工人的課程要求僅需要8小時,而密閉空間作業合資格人士課程則只需16小時,難以確保施工者全面理解及正視正確的安全工序。黃敬認為核准工人課時最小需包括16小時理論及8小時實習;合資格人士課程則需最少24小時理論及16小時實習,以令工人明白密閉空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

另外,現時的密閉空間及有關之安全健康法例於20年前訂立,黃敬認為有檢討的必要。他提到僱主及承建商有責任保障工人安全健康,並應提供充足保護設備予員工工作使用,「安全係投資而唔係成本」,提到行內有僱主會因節省成本而減少安全設備開支,認為是十分不負責任,亦提到僱主以至相關官員及議員都應參與核准工人及合資格人士課程,以了解密秘空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