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港大袁國勇團隊成功分離病毒株 三圖看48小時感染細胞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今天(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 Omicron變種病毒。團隊正在對該病毒株進行進一步的分離與培養,以得到更大量的變種病毒,以用於後續實驗。培養出來的病毒將用於動物模型上評估其傳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團隊也在積極探討合作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種可能。

圖為免疫熒光圖像檢測Omicron變種病毒的NP蛋白。左方是未感染組 ;中間及右邊是48小時感染組。(港大提供)

研開發滅活全病毒疫苗可能性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宣布,本周一(29日)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SARS-CoV-2 Omicron」病毒變種,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將可用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朝對抗這個被世衛標誌為「值得關切的變種」 邁進一步。

病毒的分離和培養非常成功,細胞變圓和收縮的細胞病變效應(cytopathic effects)在 24 小時內開始出現,並在 48 小時內完成。受感染細胞系的免疫熒光染色顯示出豐富的核衣殼蛋白表達 。

研究團隊正在對該病毒株進行進一步的分離與培養,以得到更大量的變種病毒用於後續實驗。培養出來的病毒將用於動物模型上評估其傳播性、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團隊也在積極探討合作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的各種可能。

圖為Delta變異病毒株(左)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刺突蛋白突變對比圖。(羅馬兒童醫院圖片)

樣本來自富豪機場酒店檢疫個案之一

袁國勇指,這個變種病毒有很強的潛在威脅性,分離變種病毒是展開對變種病毒緊急研究的第一步。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港大微生物系主任杜啟泓回覆《香港01》時表示,所使用的臨床樣本是由在富豪機場酒店檢疫的兩宗個案的其中一人當中抽取,暫時未知該病毒的特性,仍需待更多實驗。港大稍後會使用已接種疫苗人士的血液,去研究這些抗體能否中和到Omicron變種病毒,了解這種病毒對疫苗效用有多大影響。他指出,現時正進行臨床測試的港大噴鼻式新冠疫苗使用武漢原始病毒株,分離出Omicron變種病毒,該款疫苗也可利用。他又相信今次的發現有助研發其他疫苗,港大或會與世界各地分享研究該病毒株。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今天(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 Omicron變種病毒。(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亞洲首個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和培養變種株

這是亞洲首個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和培養Omicron病毒變種株,距香港在本月25號出現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輸入兩個病例僅僅四天,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從南非收到變種病毒的報告也只有五天。

病毒的分離和培養都是在香港大學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P3 laboratory)嚴格按照操作規範進行的。香港大學擁有目前香港唯一新發傳染病研究的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