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改革捲土重來 亂局不變 黃任匡:點解不可以先易後難?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政府牽頭討論醫委會改革的三方平台,將於明日(7日)開最後一次會議,終極討論最具爭議的醫委會組成方法。據了解,政府將提出修訂版的「4-2+2」方案;另外至少4名三方平台成員屆時亦會游說其他人支持自己的方案,料達成共識機會微。
去年強烈反對改革方案的醫生組織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向《香港01》表示,同意政府提出成立獨立偵訊委員會,認為爭議相對少,但對醫委會的組成辦法有保留。他直斥:「政府常說先易後難,為什麼在醫委會改革問題上,不可以先易後難,先修改少爭議的部份?」

黃任匡質疑政府在醫委會改革問題上,為什麼不可以先易後難。(資料圖片)

去年政府提出醫委會改革方案,但因只建議增加4名屬委任性質的業外委員,打破委任及選舉產生委員的1比1組成比例,引起醫學界強烈反彈,草案最終在立法會中被拉倒。據悉,食物及衞生局將趁三方平台最後一次會議,提出討論新的醫委會組成方案,即增加4名業外委員並改為非特首委任,及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2名原本由特首委任的醫生議席,改為非特首委任。

據了解,至少4名三方平台成員將會游說其他成員,支持自己提出的方案,包括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提出從港大、中大、醫管局及醫專中各取一個委員席位,換成由醫生選出的醫生委員席位,再外加4個業外委員。獨立醫生代表歐耀佳則提出,將醫管局及衞生署代表委員各扣減1個席任,換成2個由醫生選舉醫生議席。病人組織代表林志釉亦將提出增加護士代表的方案。

醫專代表陸洪滔指,醫專應在醫委會增加3個席位。(資料圖片)

陸洪滔:醫專應增加3個席位

另外,醫學專科學院代表陸洪滔醫生將提出,將醫專席位由現時2席增至5席。他解釋,醫專現時有逾5000個院士,另外約有2000名醫生正接受專科訓練,即共大概有7000名醫生成員。他說,本地最大醫生團體醫學會,有9000多名會員,醫學會在醫委會佔7個議席,按比例計,醫專亦應至少有5席,加上醫專有份負責釐定醫生專業標準,在醫委會有更多成員給予意見是合理,因此將提出建議增加3個席位。

醫專在醫委會內的2名代表,由26名醫專委員選出。對於有醫學界質疑,醫專席位非選舉產生,陸洪滔指出,醫專26個委員當中,5個為獨立委員,由院士一人一票選出;另有15名委員,由15個分科的醫學院各自選出。至於餘下6名委員,即主席、2名副主席、1名司庫、1名編輯及1名秘書,由醫專院士報名參加,再由對上一屆的醫專委員會選出。他強調醫專歡迎任何院士參與會務,又指各個分科學院各自選出委員,有助讓不同分科有機會參與及表達意見。

醫委會組成仍具爭議,亂局與去年情況相似。黃任匡說,雖然杏林覺醒不在三方平台,但政府有接觸其解釋方案。他同意政府提出成立獨立偵訊委員會,但對醫委會組成辦法有保留,尤其是醫專委員的改動。他強調,醫委會組成應有一半由醫生以選舉產生,而且要有具規模選民基礎。被問到若政府再次提出他們不接受的方案,會否再次發動靜坐,黃任匡說「到時先算」,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他補充,認為政府應該將不受爭議的獨立偵訊會改革建議,先提交立法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