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檢討|A4聯盟倡利潤對沖 「可加可減」變「賺多加少」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特區政府正與港鐵公司就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進行最新一輪檢討,預計最快在今年3月完成。立法會「A4聯盟」議員楊永杰、梁文廣、張欣宇昨日(2月14日)約見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及相關官員,向當局提倡引入利潤對沖機制,把「可加可減」優化成為「賺得越多,加得越少」,相信更加有助「還利於民」。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向來為人詬病。(資料圖片)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向來為人詬病。按照機制,基本加價幅度 = 0.5 x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 + 0.5 x 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 — 生產力因素 — 額外扣減0.6%,而只要結果介乎+1.5和-1.5%之間,就不需調整票價,可以延後至明年再處理。公式原意是令票價調整透明客觀、「可加可減」,但從歷年經驗來看,結果往往都是「多加少減」。

「A4聯盟」早前已經指出,現行機制容許延後增幅,導致港鐵可在錄得盈利之餘繼續加價,未能真實反映港鐵營運成本、土地所得收益、整體服務表現、普羅大眾負擔能力等情況。A4聯盟建議,在維持基本計算方程式的情況下,取消延後增幅,並且引入利潤對沖機制——當基本加價幅度為正數,將其乘以利潤系數,從而對沖加價幅度。利潤系數由實際利潤釐定,當利潤低於50億元、在50億元至少於100億元之間、在100億元至低於150億元之間、等於或高於150億元,利潤系數分別是0.75、0.5、0.25和0,結果可按不同收益程度減少25%、50%、75%和100%的票價加幅,從而「賺多加少」。

以2019年為例,港鐵基本業務利潤達到106億元,而該年實際票價加幅為3.3%;倘若沿用A4聯盟的倡議,由於實際利潤是在100億元至低於150億元之間,所採用的利潤系數就是0.25,再將0.25乘以票價基本加幅,最終只需加價1.1%,比原方案少2.2%。

張欣宇通過街站、問卷、青年共識會議工作坊等方式,聽取社會各界對「A4聯盟」倡議的意見,發現市民普遍希望將港鐵利潤、服務表現、市民負擔能力上限等因素,更加簡單清晰納入票價調整機制。(張欣宇提供)

A4聯盟的楊永杰、梁文廣、張欣宇,昨日約見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及相關官員,詳細解說上述優化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希望做到「賺得越多,加得越少」。

曾任港鐵工程師的香港新方向新界北地區直選議員張欣宇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通過街站、問卷、青年共識會議工作坊等方式,聽取社會各界對「A4聯盟」倡議的意見,發現市民普遍希望將港鐵利潤、服務表現、市民負擔能力上限等因素,更加簡單清晰納入票價調整機制。他促請港府主動與港鐵就票價調整提出「雙贏」方案,切實回應市民期待,他亦相信,「A4聯盟」的倡議有助穩定票價加幅、減少累積加幅、減輕市民負擔。

九龍中楊永杰認為,「A4聯盟」提倡的利潤對沖機制,既不會影響港鐵盈利效益,又可以令市民「條氣順啲」,因此期望政府和港鐵加以考慮,減少社會就票價調整的矛盾與爭議,提升市民獲得感與幸福感。九龍西梁文廣也指,政府需要有決心和魄力優化現行港鐵票價調整機制,增加管治威信,實現市民期望,才能加快疫後復常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