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殮房半月7成滿 料下月中逼爆 專家:今年難免「一格兩屍」

撰文:朱雅霜 黃偉民 潘安奇
出版:更新:

大埔那打素醫院張貼「殮房使用率持續高企」告示,惹來「一格兩屍」爭議。事後醫管局稱,告示為恆常告示,目前公立醫院殮房的平均使用量約為7成,同時,衛生署啟動九龍公眾殮房應付近日服務需求上升,但啟動半個月使用率已達7成。業界人士指,有家屬接獲醫院詢問為遺體「轉院」意願,否則可能「一格兩屍」。
香港生死學協會會長伍桂麟批評,本港殮房長年不敷應用,料下月為殮房使用率高峰期,至月中九龍公眾殮房亦會飽和,到時難免出現「一格兩屍」。另外,九龍公眾殮房為後備殮房,較不適合在非災難情況下啟動擺放屍體,冷藏設施狀態未必如一般殮房理想。

「一格兩屍」多年 家屬接「遺體轉院」電話

香港生死學協會會長伍桂麟指出,殮房多年來使用率高企,「一格兩屍」由來已久,自從2005年被傳媒爆出殮房照片,惹來爭議,才開始張貼通示,詎料今次通示被擺上網,再引發公眾關注。

有業界人士亦指出,涉事告示一向都有貼在殮房內,只是公眾看不到,認屍家屬才見到。每年農曆新年前都是殮房的高峰期,並非本年獨有。業內人士又指,有部份家屬曾接獲醫院職員電話,指醫院的殮房爆滿,詢問家屬意願,是否願意將死者的遺體轉往同區另外的醫院,例如聯合轉將軍澳,那打素轉北區,否則有同能將遺體與同性死者放在同一格,家屬均感到驚訝。

另有業界人士透露,因為殯儀館過年加價,例如過一晚之後再出殯,平日價格為3萬元,加至6萬元。於是家屬不想破財,便把遺體暫放在不用錢的政府殮房,令殮房逼爆。

公立醫院殮房使用率高企。(黃偉民攝)

醫管局:家屬拒絕遺體轉院 可能「一格兩屍」

醫管局發言人回應指,現時醫管局約有超過3000個可用的遺體存放格,目前公立醫院殮房的平均使用量約為7成。根據現行機制,如殮房的使用率達至飽和,殮房職員會先徵詢家屬的意見、決定是否同意將遺體擺放到附近醫院的殮房; 如家人拒絕有關安排,職員會告知有可能會與其他遺體並排存放在同一停屍格。公立醫院會加強與去世者家屬的溝通、解釋和合作,盡早領取死者遺體,以維持殮房正常流轉。

衛生署:公眾殮房使用率超過9成 臨時性九龍殮房啟用半月達7成

衛生署表示,富山公眾殮房固定遺體儲存容量為216具,葵涌公眾殮房為220具,域多利亞公眾殮房則為68具,而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使用率皆超過9成,現時無「一格兩屍」。衛生署指出,有需要時,會增用臨時流動儲存裝置存放遺體,增加額外遺體儲存量約220具。因應近日服務需求上升,衞生署已採取應對措施,包括於本月15日啟動九龍公眾殮房,以增加共約140具遺體儲存量,至今使用率為7成。

啟動九龍殮房非解決方法 料下月中前爆滿

當局開放九龍公眾殮房紓緩醫院殮房的擠迫情況,伍桂麟批評,這並非長遠解決方法。他指出,九龍公眾殮房啟動半個月使用率已達7成,餘下緊僅約40個位,在農歷新年前的火化排期已滿,遺體滯留殮房,加上本周離世遺體,估計在正月初十(2月14日)前必然爆滿,相信今年殮房「一格兩屍」的情況難以避免。

11至3月為高峰期 下月逼爆情況更嚴重

每年的11月至3月殮房均會非常滿,與醫院冬季服務高峰期一致,急症病逼爆、病房逼爆、殮房逼爆,環環相扣,現時已傳出「一格兩屍」,但他估計下月才是最嚴重的日子,一直至近4月才會緩和。他解釋,下周便是農歷新年,由於傳統文化問題,一般不會在新年進行殯儀儀式,早則拖至初十後,更傳統會度過整個正月才處理,令先人遺體一直存放在殮房,難以騰出空間。及至3月底4月初,正月過去才辦理喪事,加上季節性疾病(如流感)過去,死亡率下降,屆時殮房的使用率而然下跌。

九龍公眾殮房為後備殮房 冷藏恐未達攝氏3度標準

伍桂麟指,由於九龍公眾殮房為後備殮房,原意在出現重大災難造成大量成亡,臨時安放遺體之用,即使近年冬季亦啟動紓緩醫院殮房壓力,但亦應保留部份儲存量,亦應保留部份儲存量,以免災難發生,無法處安放大量出現的遺體。由於九龍公眾殮房不是常年運作,定期的清潔、冷藏設施的維修保養相信未如醫院殮房完善,並不適合恆常安放遺體。例如,遺體的標準儲存溫度為攝氏3度,一般殮房可能只達到4至5度,九龍公眾殮房溫度可能更高。加上,一般殮房存在霉味,九龍公眾殮房可能更嚴重,即使遺體久未認領,但家屬出現認屍時,難免感到先人不被尊重及難受。

隨着本港人口增加及老化,對醫療及殮房的需求亦上升,伍桂麟指出,本港醫院資源不足,殮房更是醫療架構的末段,所獲的資源更少,所以多年來殮房儲存量不足的問題無解決。「一格兩屍」是政府及醫管局資源分配不足所致,並非殮房職員過錯,「一格兩屍」不會出現「屍疊屍」,而是「尖頭倒腳」打側擺放,殮房職員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尊重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