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新民主回歸派」 一國兩制最後防線?

撰文:許楨
出版:更新:
無論是激烈地主張變更主權、領土,還是「維持現狀.點滴改進」,建制和港獨,乃至全個社會,其實共享自由權利,也共擔法治責任。議席的增減僅屬一時得失,遠沒有維護共同權益重要和長遠。而當中,「乳鴿」能夠同時肩負溝通橋樑和中流砥柱的歷史使命嗎?考驗就在眼前。
許楨

【編按:作者於上篇提出「鬥左無助解「獨」 堅守法治維護兩制才是正途」;立會選舉決戰在即,作者將於此篇繼續推論新生代議員能否肩負溝通橋樑和中流砥柱的歷史使命。】​

「乳鴿」能夠同時肩負溝通橋樑和中流砥柱的歷史使命嗎?考驗就在眼前。(余俊亮攝)

傳播港獨主張 不涉煽動罪

承前所論,面對港獨挑戰,港府官員或建制派,是否夠左,恐怕誠非關鍵。只有透過良好施政建立管治威信,才能鞏固一國兩制,鞏固法治、保障自由,才算幫「阿爺」解決問題。

反之,為了「制約」港獨,而破壞百餘年來行之有效的施政基石,其實是倒「阿爺」米。從此看來,面對港獨挑戰,並未「從緊從嚴」的吳克儉,恐怕比起長官更好地維護了一國兩制。而港人緊守的底線是——任何理念和主張,都不可能成為治罪,或剝奪公民、政治權利的理由。否則,就倒退回「以言入罪、以思想治罪」的洪荒時代。

進一步說,有港府官員及行會成員,以防止造謠、誹謗的存在,去說明言論自由也受限,其實引喻失義、不倫不類。因為前者涉及對自然人、法人經濟及名譽權益的實質損傷,以及對事實的陳述是否確當,與政治理念的描繪和探討,屬完全兩回事。以此為基礎,所謂「煽動」,必然是唆使他人有所「行動」,而該行動損害他人安全或財產,便成為治罪實證。

煽動他人掟磚是罪,煽動他人縱火也是罪,但提出或傳播任何或統或獨的主張,只要不傷及人命及私有產權,從定義上講,永遠不可能是煽動,也就不涉任何煽動罪。

開放討論港獨 「新民主回歸派」良好示範

筆者不只不同意港獨,甚至是明確反對港獨。但我們必須以文明、公平的方式,透過開放、理性、全面的討論,讓市民作出抉擇。只有對香港市民沒有信心,對港人治港失去耐心的人,才會以非常手段,即便破壞自由、法治原則,也要將港獨扼殺於萌芽。

對筆者而言,基於自身是中國人,香港是中國領土;相比裂土建國,一國兩制更符合歷史正義和全民利益。而相對地,基於香港向來為自由堡壘,不相信港獨應當成為主流,不等於不捍衛該政治主張和相關組織,在我城存在、發展的權利。

就此而言,筆者對經受本土思潮洗禮的「民主回歸派」——一眾乳鴿,有着特別的期許。維護「一國兩制」的現狀,是避免香港內耗失控的前提;在此之上,自由、法治、平等,卻是「建制—泛民—本土」公平角逐的基礎,香港之所以是香港的緣由。我首先是香港人,然後才是中國人。

教協會長馮偉華在暑假末段表示該會不支持港獨,反對政治組織進入中小學;與此同時,卻強調全面教育和開放討論的重要,其實是「新民主回歸派」的良好示範。愚以為,中國恢復行使主權,是施行「一國兩制」的前提,這也是北京認為「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的邏輯。然而,要維持現狀,並力求點滴改進,港府就不可能以「裁判兼球員」的方式,以禁止立會參選、排拒校園討論為手段,透過公權力打壓任何政治主張。

立會選舉決戰在即,所謂「民主回歸論」即便成為過去,也是促使中、港繼續溝通的歷史遺產。圖為民主黨1994年成立大會。(資料圖片)

「乳鴿」能肩負歷史使命嗎?

立會選舉決戰在即,在野陣營之內,必須有足夠的新生代議員,讓北京相信其仍然對「一國兩制.全面普選」有所期盼;所謂「民主回歸論」即便成為過去,也是促使中、港繼續溝通的歷史遺產。與此同時,將更多心力置於本土事務的「乳鴿」,應當更勇敢、堅決地捍衛港人自由、法治。在這一點上,不主張港獨,不等於可以置分離主義者的人權於不顧。

受「大中華膠」影響者,不等同「大中華膠」;而「民主回歸論」的餘蔭,已不同於最初版本的「民主回歸論」。但願「乳鴿」也蛻變成本土派,更能夠代表本土、維護本土,並不等同走向一國兩制的對立面。反對港獨、保持與北京溝通,都以守衛全港市民,包括港獨主張者的基本人權為前提。

無論是激烈地主張變更主權、領土,還是「維持現狀.點滴改進」,建制和港獨,乃至全個社會,其實共享自由權利,也共擔法治責任。議席的增減僅屬一時得失,遠沒有維護共同權益重要和長遠。而當中,「乳鴿」能夠同時肩負溝通橋樑和中流砥柱的歷史使命嗎?考驗就在眼前。

 

【每日更新】民調專頁:最新候選人走勢
【互動遊戲】助你挑選最接近你立場的候選人
【新聞直擊】追貼選舉 一網看激烈戰況
【了解候選人】他們為香港做過什麼?立場是什麼?
【深度評論】撥開雲霧 讀懂選戰形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