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筆云】日本肌絵師之魂・林相秀

撰文:許玉珠
出版:更新:

肌絵(手彫り),日本譯音為「TEBORI」,「TE」是指手,「BORI」則指雕刻,兩字拼湊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人手雕刻」,這是一門擁有二、三百年歷史的日本傳統刺青工藝,現在懂得這門手藝的肌絵師已經寥寥可數,日本著名肌絵師林相秀(SOUSYU HAYASHI)就是其中一位。而然這種傳統日本刺青技術除了考驗刺青師的手藝,更講求被紋者的內在修為以及忍耐痛楚的能力。

林相秀身上的紋身也以傳統肌刺形式製作,共花了400小時。

肌絵師之路

1976年8月於日本岡山市出生的林相秀,自小與刺青結下不解之緣,除了因為不少家族成員有社團背景之外,父親更是社團頭目,自小看着身邊人身上的刺青,耳濡目染下,自已更不斷繪畫武士畫作,開始對刺青產生濃厚興趣。在13歲的時候,主動向父親御用的肌絵師請教,正式踏上學習傳統日本刺青工藝之路,直到現在已擁有18年肌絵經驗。在學藝期間,他每天都花三小時在旁觀察師父進行肌絵,更以日本傳統跪坐方法「正座」作鍛練,而且他亦說出當年在旁觀察師父的時候,不像現在有橡膠皮來練習,要找朋友幫忙,借用他們的皮膚來練習。

自學藝以來,林相秀刻苦的學藝與練習,在2007年終於得到了回報與認同,於同年6月在荷蘭舉辦的AMSTERDAM TATTOO CONVENTION獲得了BEST TRADITIONAL及BEST BLACK&GREY大獎,直至現在也不停受到各大刺青活動所邀請,擔任客席嘉賓。

+3

手雕刺青具

在現代日本的刺青世界中,亦有不少肌絵師會先用刺青槍勾勒刺青線條,再用肌絵的方法上色。不過林相秀依然堅持傳統肌絵方式刺出線條並上色,「我不明白,為何愈來愈多日本人會用機器而非肌絵,肌絵才是最日本正宗的刺青工藝」。

日本傳統的肌絵工具是以鋼針牢固地繫於竹籤的末端,以拇指、食指按壓竹籤將墨水刺進皮膚來製作刺青,為了堅持着正宗做法,就連所用的竹籤、針乃至染料也是自製的,他更會親自上山選取合適的竹子,更以火槍來除蟲,然後待乾一、兩天,再磨竹製作工具,並且每天都會製作一批新的刺針,開始刺青前30分鐘更自已以硯磨墨來製作顏料,可見林相秀的專業精神!

所有刺青工具都由林相秀親手製作
相秀的刺青染料亦遵守傳統的做法,以硯磨墨

以竹入墨

林相秀一直堅持着傳統是為了承傳日本刺青文化,他說用機器作刺青,顏料只能垂直進入皮膚,顏色過了幾年後便會變得淺色,但肌絵卻是相反,因為所用的長竹籤較柔軟和輕盈,刺青針刺入的角度亦可透過輕柔的竹籤而隨意改變,比起機器能刺入皮膚更深之處,從而提升顏色的耐久度。

他習慣以右手握長竹纖,左手按被紋者的肌膚來固定要刺圖案的位置
待乾後的墨色會變得藍黑

武士絵畫風

在中學時代已經開始學習「武士繪」,屬於浮世繪的一種。所謂浮世繪是指江戶時代興起的繪畫形式,多以版畫形式呈現,主題廣泛,有描繪江戶人的生活百態、也有文藝作品的插畫如歌川國芳的水滸傳系列武士畫,構圖絕對講究,例如代表春天的櫻花與夏天的菊花不能同時出現,背景亦多以版霧(日式的海浪)來襯托。而林相秀所製作的刺青圖案亦不乏日式傳統的武士繪、錦鯉及版霧等元素,當中版霧又有破浪而上、突破困難的象徵。

在日本傳說中,錦鋰能在瀑布中逆流而上,代表堅韌的生命力

肌絵真義

傳統工藝與技術最為人尊重的地方是耐性與專注,過程中利用人手一點一點在皮膚上刺出圖案,比用刺青槍多花3倍的時間,而林相秀曾經製作過長達十年的刺青,是一個全身的刺青。由於製作需時,且要顧及客人的身體狀況,有時候花了3至5小時,可能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故要完成一個作品是非常考驗客人的忍痛能耐,有些客人更會在中途便放棄。「其實肌絵的製作過程是一個與自己內心交戰的過程,考驗你的能耐,能否克服那種痛楚與長時間的製造過程」。

肌絵這種修煉有別於現代人為紋而紋的心態, 更考驗着刺青者內在的修為與耐性,不只求製作精緻亮麗的刺青,更着重過程中被刺者能否突破自己,是否能承受得到長時間的等待、痛楚與成長,而林相秀認為這才是「肌絵的精粹」。

肌絵製作時間的長短取決於被紋者承受痛感的能力,相秀做過單日最長的時間為8小時
林相秀雖已從事18年的肌絵工作,但自覺未達最好的境界,仍要不斷努力,故不會收徒弟
林相秀在剛過去的香港國際紋身展即場表現肌絵工藝,將這門正宗日式的刺青文化推廣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