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關】醉心事業老闆娘 散貨場淡市照初二開業

撰文:文耀倫
出版:更新:

社會近年興起創業潮,接連成功的初創確是激勵人心,吸引愈來愈多人走進這冒險的大海。然而,在逐夢之時,可曾預算過自己將要投入創業至哪個程度嗎?看着杜曉娟(娟姐)一個女子在打拚,由早到晚於散貨場及手機店之間兩邊走,還預計年初二便打開門口做生意便知道,掙錢再是辛苦,也不及掙取一份生活寄託來得重要。

旁人或許未會仔細留意,但娟姐表示,能將地氈疊得妥當,自能吸引顧客惠顧。(文耀倫攝)

娟姐的故事,不是沒錢開飯般煽情,也不是捱個出頭天,賺得億萬身家般傳奇。作為一間手機店的老闆娘,她的生活雖未至大富大貴,但亦毋須為三餐憂柴憂米;店旁劃分出三數十尺空間作散貨場,平時分租給別人開業,或供自用,發售如地氈、雨傘及皮帶等平常貨品。適逢年末,街上多了檔販賣年花,娟姐當然知道別人生意好,但她亦沒有看輕自己,「我賣的地氈,一年四季都有客人,收入很穩定。賣地氈最重要是數量多,疊得夠整體,街坊自然會前來光顧。」

賀年日子,除鮮紅色的地氈外,帶金帶銀的款式亦為大熱。(文耀倫攝)

忙了一整年,人家都忙着收爐休息,娟姐卻預定於年初二啟市。其實就連她自己都知道新春這幾天的生意不會太好,但她還是不願於家中多休息一天,享受片刻悠閒。「我知道錢是不會賺得完,但做人是不可以懶下來的,我不可以不工作。我都忘了多久沒看過家中的電視了,就是每天一早醒來,煮個早餐洗個澡,便到樓下開舖,由早做到夜,有時太累甚至在店內休息便算。」年假還未完結就重回職場,旁人或許會怨聲載道,但她卻覺得這才心安。

 

10多年前從四川成都來港的娟姐,轉眼間,已成了屯門的老街坊。或許今天的新移民形象未算討好,但在娟姐初抵香港的年代,她就只得努力一途,才能維持生計。「當時就在街頭擺檔收購手機,做了多年,至有天被人驅趕,才租了現今的舖位繼續營業,然後又賣點雜貨,又劃個位置當散貨場,一步一步的捱下來才有今天。」

 

就算有錢在地上,都要彎下腰才能拾起來,生活,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付出便有成果。
杜曉娟

 

縱是街坊生意,但娟姐亦算白手興家,有聞不少年輕人有志創業,她嘆這一代年輕人不肯捱苦,就連她的大學生兒子亦是,然而創業就是這樣的一回事:不付出,豈有回報。說話仍帶鄉音的娟姐,曾不下一次說過「創業如一定成功就沒人打工」等意思相近的說話,這些句子或是老生常談,但看着因她那10隻因工作過勞而常痛得曲不起來的手指,此話忽爾重若千斤。

店中兩隻小狗,是娟姐工作時的玩伴,給予她不少娛樂與歡笑。(文耀倫攝)

春節臨近,杜媽媽特意從四川來港探望女兒,順道到店內幫幫手。口中不斷說為女兒心痛的她,曾勸她早點找個伴侶或是返回內地生活,反正就是不想她再捱得這樣苦。經細問,才得悉娟姐爸爸曾為飛機師,媽媽以往亦在醫院工作,家中現今的生活質素十分理想,「但她就是愛香港這個地方,不願放棄這間舖子與現在的生活。」未敢說娟姐是個工作狂,但得悉杜媽媽曾遊歷天下,從意大利到柬埔寨等地都去過,娟姐這些年來卻只曾到韓國一趟,便知她對事業何等上心。

 

娟姐曾想過在兩三年後便不再幹活,然而話仍未完,她瞬即再作補充,指自己如仍可應付舖租,說不定還會繼續做下去;也沒料到她在言談間曾多次說得鼻子通紅,淚盈滿眶,感慨自己這些年來捱得苦,輕抹鼻子後卻又說新年開工沒所謂,反正日常沒有娛樂,沒事可幹。從她的言語表達間可知,她重視金錢,卻不是只向錢看的守奴才,她視工作為生活的首位,緣於錢財、與街坊的關係及不落後於人的生活觸覺,統統都在告訴她,自己傾心的付出並沒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