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7】回顧四大文化建築 羅浮宮分館靚定LEGO House正?

撰文:劉力田
出版:更新:

2017年是文化建築豐收年,甚至可以稱為「博物館年」:世界最享負盛名的法國羅浮宮歷史性於外地開設分館、世界最大型的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於南非開幕、展出所有LEGO模型原型、甚至本身都是一件「LEGO」的LEGO迷聖地開張,還有中國最大型、亦是全年最具爭議的天津圖書館落成。
這些建築不但意義深遠,而且極為美觀,年末之際,不妨給眼睛吃一顆糖果。

阿布扎比羅浮宮

位於阿布扎比一座小島的海上羅浮宮,規模和氣勢驚人。(Louvre Abu Dhabi)

阿布扎比羅浮宮於2017年11月中開幕,是羅浮宮首次在法國以外地方開設分館,由法國著名建築師Jean Nouvel設計,整個建築項目歷時十一年,建築面積達97,000平方米,最終成品相當震撼。

「光之雨」(Rain of Light)是建築核心。(Louvre Abu Dhabi)

名為博物館,但以其量級計算,說是一座「城」也不為過。阿布扎比羅浮宮並非單項建築,而是一個包含55座獨立建築物的「博物館城」,當中單是畫廊已經有23間。最注目點在於那包圍著整個園區的碩大穹頂,直徑達180米,內藏八層網狀結構,自然光照射下來,先經過穹頂多重過濾,會在地面投映出獨特的斑駁「星光」。夜裡,穹頂圖案更會化成7,850顆星星,名為「光之雨」(Rain of Light),成為博物館的標誌。

阿布扎比羅浮宮並非由巴黎羅浮宮一方營運,乃阿聯酋支付巴黎羅浮宮4億歐元(約36億港元),以借用「羅浮宮」之名30年。該館除展出250多件阿聯酋藝術珍藏外,還獲得包括巴黎羅浮宮在內的13間頂級博物館借出梵高自畫像、達文西《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等約300件珍貴展品,為期至少2年。

近年阿聯酋積極提升自身軟實力形象,2017年4月宣布成立「軟實力委員會」,藉文化、體育等項目提升國際地位,可以期待將有更多新表現。

氣氛、光線皆完美,地板是鑲銅框的特製形式,近看亦不怕失去質感。(Louvre Abu Dhabi)

天津濱海圖書館

場地寬廣、明淨。(戰長恆)

2017年中國建築界、甚至是民間議論最多的建築莫過於這間。

這個由荷蘭建築事務所MVRDV與天津城市規劃設計學院合作設計的「天津濱海圖書館」,屬天津市「濱海文化中心」規劃的一部份,並作為城市文化區域的重要核心之一。

整座建築物佔地362,744平方尺,幾乎有兩個維園那麼大,以一個圖書館來說非常誇張。不過最浮誇的不是面積,而是其波紋形設計、舖天蓋地的「書架牆」,不禁令人想起Zaha Hadid的簽名式風格,讓人彷彿置身未來空間,亦正正是這幅「書架牆」最惹人爭議。設計固然帶來視覺震撼,但大家細心看,上部的「書架」其實沒有書,只是清一色的貼紙,好端端的國家級形象建築滲成笑柄。

其實MVRDV的原設計是在上層書架牆後開闢空間,並設置通往上層書架的門和通道,因此書架原本能有實際作用;不過天津市當局為趕期完工,便取消了這一項設計,改以貼紙充數,相當可惜。

建築外型,比想像中大。(戰長恆)

丹麥LEGO House

鳥瞰而看,是色彩繽紛的LEGO。(Kim Christensen)
從平常角度看,卻是簡約箱型建築。(Kim Christensen)

全世界LEGO迷最嚮往的聖地莫過於此——LEGO House。這座位於丹麥的LEGO博物館可以說是那種「夢種成真」的建築,直接運用LEGO元素便已經相當切題,LEGO本質亦與建築極為吻合。從外型來看,就是堆疊的巨型LEGO模型,內部空間方正、自然分割,不必多贅。建築特別之處在於仰視和鳥瞰會有截然不同的風景,從路邊觀看,是單調簡約的箱型建築;然而當你走進這王國之內,便會發現地上的豐富色彩,越深入、越往上走,便能參見建築更為繽紛的形態。

建築師透過控制視角,讓固有的建築在訪客眼中完成變化過程;同時亦保護周邊街景,畢竟LEGO必須運用繽紛色彩,而大量鮮豔色彩可能對景觀造成破壞。最終成品做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無論是概念還是訪客實際體驗都值得拍手。

+4

Zeitz MOCAA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Zeitz MOCAA由糧倉改建,外型像一間酒店。(Iwan Bann)
筒形糧倉的切面是博物館標誌性元素。(Iwan Bann)

由Heatherwick Studio設計、位於南非的開普敦的Zeitz MOCAA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於2017年9月開放,巨大、沉重的碼頭工業風建築藏有6000平方米展覽空間及80個畫廊,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開闢出偌大中庭空間。(Iwan Bann)

博物館由一個筒形糧倉改建而成,原建築因當地引進新儲糧技術而在上世紀90年代被淘汰。至2013年Zeitz MOCAA計劃啟動,Heatherwick Studio對這座歷史古蹟作出重新詮釋,將這經濟發展的舊象徵轉化為當代文化藝術中心。

如此聳立的藝術博物館並不多見,從外觀上看,倒會以為是一座改建的酒店。建築內部原本被一棟棟筒形結構塞滿,建築師改建時最大難題是如何開闢大型中庭空間,最終決定在各個筒倉中間切割,形成現今的奇特紋理。經重新分隔後,原有的10多層空間變成9層,包括屋頂花園、修復實驗室、書店、餐廳和酒吧。此前,非洲藝術一直在外地漂流,難免有濃重尋鄉情懷,現在非洲藝術界在故鄉得到了最大的集中地,相信有空間展現更多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