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itcoin買藝術品?倫敦舉行史上首個以虛擬貨幣交易實體藝術品

撰文:劉力田
出版:更新:

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狗幣、瑞波幣……近年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虛擬貨幣掘起,新幣發行如雨後春筍,
雖然感覺其勢如虹,但一直以來主流商品交易市場仍未完全接受這種交易,原因很多,例如價值波幅太大沒有作為交易貨幣的意義、流通度不足、對貨幣的信心等等。
現在,藝術界即將出現首個以虛擬貨幣進行的交易,究竟是哪個藝廊咁勇?

前一陣子比特幣瘋狂升值,令虛擬貨幣再次受到全球注目。不過貨幣的終極意義始終在於能否易物,現實是直接採用虛擬貨幣交易的商品市場極為有限。英國倫敦的Dadiani Fine Art Gallery決定為藝術界突破現狀,今日(1月25日)起至3月3號將展示一件「只能用虛擬貨幣交易」的藝術品,成為歷史首例。

《Memorial Omnibus》

該藝術品系列名為《Requiem for the Emblem of Power》(權力象徵的安魂曲),由68歲英國藝術家Paul Wager創作,系列由一眾結構主義畫作和雕塑組成,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週年。其中包括名為《Memorial Omnibus》(紀念集)的青銅和耐候鋼雕塑,三幅水彩畫《Disorder》(失序),、《Chaos》(混沌)和《Disjecta Membra》(零碎片段)。

屬於戰場的十架

《Memorial Omnibus》雕塑堆砌各種戰爭元素,如帶刺刀步槍、子彈、地雷、手榴彈、炸彈、紗布、頭盔等,形成十字架形態,就像是戰場上的墳墓一樣;即使是墳墓亦充滿硝煙味,不能安息。這雕塑不以抽象化手法呈現,反而在材質和細節上都十分寫實,就像戰爭真品一樣。不過形態只是它其中一個可欣賞之處,它珍貴在不同元素的交疊間,說出了一個淒涼的故事。

藝術家Paul Wager表示:「在一戰結束一百週年的日子,十分適合作此紀念。」對於那殘酷的戰爭時期,他認為在那個時代,政治和核心宗教信念都被置之度外,「在這場大層殺期間,戰爭踏過了一切道德底線。」

細節和材質猶如真正舊化槍械。
一掛垂下的子彈掛在地雷上,就像墓碑上的花圈;槍杆則是花枝。

虛擬貨幣象徵脫離霸權

只能以虛擬貨幣作交易,怎麼看都覺得是商業噱頭,不過藝廊創辦人Eleesa Dadiani似乎有另一套說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敵對國家盲目爭奪霸權的可怕後果。在展覽中使用加密電子貨幣交易,象徵我們期待一個更加光明、反集權化的未來,每個人會有更大的自主權,並克服根深蒂固的國家權力。」虛擬貨幣採用區塊鏈技術,等於由每一位用家合力譜寫帳本,而不必經國家貨幣系統記帳,的確是脫離國家貨幣霸權的出路之一,但主要意義還是經濟上;Dadiani將這種投資用途大於實際的交易工具賦予如此高尚的意義,看官可自行判斷。

順帶一提,交易將由藝廊的姊妹企業Dadiani Syndicate負責處理,這間經紀公司同樣由Eleesa Dadiani創辦,專門以虛擬貨幣處理奢侈品交易,而是次交易將接受用Bitcoin、Etherium或BitcoinC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