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溝通】良好溝通基於互相理解 承認別人經驗以完善自己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編按:人類是否不能互相理解?這命題衍生出高達(機動戰士)「新人類」的設定,透過對話溝通是否真的表達到內心真正想法?且看以下文章分享。

我們須要醒覺,每個人自有他的出身。換句話說,我們要明白自己所持的觀點,是被過去的獨特經驗形塑出來的。我們與每一個人的每一段對話,背後都帶著一段歷史。這些歷史背景,往往影響我們對生命的態度。事實上,每個人都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沒有人能有所謂的「全方位角度」,亦沒有一個人沒自己的出身,更沒有人的思想是完全中立的。我們活著,總會受到各式各樣的環境因素影響。我們不是一副客觀的計算機,而是投入於生活之中,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不可能對事情沒有預設或先入為主的看法。當我們與人相交時,我們並非由零開始。事實上,沒有過去作為引導的框架,我們根本無法理解別人的經驗。

「跳高女神」楊文蔚曾經於劏房居住,社會每個人出身和背景都有不同,這是我們先需要理解的事實。(資料圖片)

獨裁思想者常常聲稱,他們站在一個完全客觀和中立的立場表達意見,但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都處於特定的時空、文化和語境下,受著社會、歷史的限制,我們不用為自己的局限感到為難,但也不應忽略這些局限的影響,佯裝自己可以完全擺脫它們。我們可以退一步,看看自己的假設,卻不能完全擺脫它們;它們總會無聲無色地以各種方式影響我們。

我們都處於特定的時空、文化和語境下,受著社會、歷史的限制。(資料圖片)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常聽見人說:「我只是說出事情的本相而已!」雖然我欣賞他們的坦誠,但他們似乎忘記自己跟其他每個人一樣,都是以本身獨有的一套思維眼睛去理解周遭的世界。論斷主義者往往忘記這一點,以為自己來自另一個世界,沒有那些想當然的假設。其實,沒有人能完全把握絕對的真理,所以我們應該打開心窗,謙卑自己,細心聆聽別人的意見和觀點。我們固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建構自己的信念,然而,我們也應該對新思維持開放的態度。

我們需要謙卑地去聆聽別人的話語。(Gettyimage/VCG)

承認別人的經驗

我們要放下「我未曾經歷過,所以那一定不是真的」的觀念。這種態度,錯誤地把我們有限的個人經驗,提昇為檢測所有經驗的最終標準。我們須要常常提醒自己,別人有些真實經驗是我不清楚的。雖然過往的經驗讓我們建立了一個理解世界的框架,但那可不是一個永恆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定律,我們可以用它幫助我們理解新事物,但把它無限擴張的話,也可能使我們對新事物產生錯誤的理解。

有時,我不大明白別人說話的意思,直到後來自己有了相關的經驗,才茅塞頓開。過去我不了解,現在卻明白了;過去我以為他們很古怪,現在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

過去不了解別人的想法,但有一刻突然茅塞頓開。(Gettyimage/VCG)

想想對話的真正目的

談話時偶有爭議是常見的,但不應該為了爭論而爭論,爭論應該建基於對真相的渴求和彼此間的尊重。換個角度來說,我們爭論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贏一場辯論,而是為了增進對該議題的認識。深入探究一個話題所帶來的歡愉,不應被論辯中的勝負蓋過。當我們願意放棄要打敗對手的心態,專注地在對方身上學習,那我們就能有所頓悟,從而取得真正的進步。

也許沒有任何方法,會比以獨裁態度對付獨裁主義者更容易。但是,我們毋須把獨裁主義者看成是麻瘋病患,對他們避之則吉;生命的終極目標,不是要扯破獨裁主義者的面具,呈現他們內心的不安,而是希望透過以關懷為出發點的對話,發掘人性中的美善。即使我們反對別人意見,亦無礙我們肯定他們的價值。經常以冷漠的態度跟別人討論,將不會對真理的追求帶來什麼幫助。

《論斷太多,判斷太少》書封。(突破出版社)

以上內容摘自《論斷太多,判斷太少

作者:泰利‧谷巴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