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危險】徐克在新浪潮時期的電影 滾雪球效應仍然警世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香港電影有它輝煌的時候,而當時一群年輕人為香港電影補上除了商業元素以外的其他東西,促成了新浪潮電影的誕生。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我最近在回顧香港新浪潮的電影時,對徐克的《第一類危險》感覺尤其深刻,除了因為這套電影十分血腥之外,也因為當中所包含的意思十分值得大家去反思。

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這個名字是源於五、六十年代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而當時香港出現了一班年輕的新晉導演,例如徐克、許鞍華、方育平、嚴浩和譚家明。而他們所拍攝的電影無論是在題材上,表達上,抑或意識上都與舊式電影所提倡的大中華情意主題截然不同。

新浪潮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手法十分大膽,指在以新穎的角度和手法去探討本土、社會和民生議題。這種破舊立新的做法為當時的電影界帶來一股衝擊,這種新的思潮被稱為「香港電影新浪潮」。

在介紹香港電影新浪潮後,就要一探這套電影的內容到底有什麼值得大家深思。

徐克導演以四位年輕人(阿Paul,阿龍,阿高)作主線,希望透過電影來表達一個問題,就是事情一但未能在適當的時候得到解決,問題就會惡化,像雪球般愈滾愈大,最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片中的三位青年只是普通的學生,但是因為生活苦悶又缺乏家庭關懷,所以在屋邨裏向人拋紅油以作弄別人為樂趣,後來更一起製造炸藥炸毀電影院,被同樣喜歡炸藥的女孩(奀珠)發覺。而奀豬同樣缺乏身邊人的理會,覺得生活無聊,沒有地方能夠發洩,在電影院被炸毀時卻無意中發現三人,因此便要求他們陪她一起「玩」。

在過程中,四人又被走私集團的車撞到,他們打算上車隨便搶走一些東西報復時,又剛好搶走了軍火交易的支票,捲入走私風波,最後被追殺,導致三個死一個癲的結局。

+2

在最初看這套電影時,相信沒有一個人能夠幻想到四個普通的少年會與走私集團有關係,但是因為當初青年的問題得不到適時的解決,所以便漸漸變成影響社會安危問題(在電影院放炸藥),但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連外國警長也以香港是政治敏感地區為理由來逃避處理走私集團的問題,導致事件步向去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

電影是以青年從高處向人拋紅油作首和作結,而非大團圓結局。片尾加插很多六七暴動的新聞,相信導演是希望透過照片來表達社會一但有問題發生,政府都只是會粉飾太平,而不是着手從根源去處理問題解決,政府不去處理各種問題,自然令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為何電影會叫《第一類危險》?

最初這套電影是叫《第一類危險》,但因上映首天被電檢處列為禁片中,原因是片中涉及製造及放炸彈情節,所以製作人員立即修改劇本、補拍重新剪接情節,把名字改為《第一類型危險》後,再重新上映。

在70年代時,港英政府正式把炸藥等物品列為第一類危險品,而這套電影也是以炸藥作導火線,可見如果問題不從根源得到解決的話,那個問題所引發的後果就會如炸藥般,成為「第一類危險品」。

在70年代時,港英政府正式把炸藥等物品列為第一類危險品,而這套電影也是以炸藥作導火線。(Stephen Radford/Unsplash)

反思

看完這套電影後,不禁反思最近香港的情況。香港由《逃犯條例》所引起的社會運動愈來愈多,民眾由最初6月9日上街爭取「反修例」到現時爭取「五大訴求」,同時亦由當初的和平遊行到現時的各區警民衝突。

如果在6月9日就宣佈撤回《逃犯條例》,就不會有6月12日的衝突;如果6月12日不會定性為暴動,答應撤回條例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又會否出現後來各種的遊行集會和暴力衝突事情,令社會去到一個難以挽回的局面呢?可見一切的大問題都是由最初一個沒有被及時處理的小問題而生。

內容提供:火柴人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第一類危險》──香港新浪潮中最具爭議的電影與現今社會的關係。」​】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