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文化館】工商業區內的避世桃源鄉 文青必到打卡熱點

撰文:開卷有益
出版:更新:

編按﹕饒宗頤文化館現為位於接近社區的文化地標,有過百年歷史,前身曾為檢疫站、監獄、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於不同年代擔當特別角色。隨着活化項目,它作為歷史載體及文化平台回應社會需要,近年更成打卡熱點和婚照景點!

【本文題目由編輯所擬,文章原標題為:「三生三世 饒宗頤文化館一磚一瓦傳承文化」】

大隱隱於荔枝角山林內的饒宗頤文化館(Jao Tsung-I Academy,JTIA),毗連天然的蝴蝶谷,平時蝴蝶、蜻蜓,還有青蛙都在這裏繁殖,它也是我每次想遠離煩囂的不二之選。

這座有超過一百三十年歷史的古建築原本與外界隔絕,先後成為海關分廠、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等等,角色迥異,卻同樣反映着香港的變遷。

古樸的百年瓦頂和老紅磚,彷彿自己會說故事。

這次來訪,饒宗頤文化館副總經理李高凱盈,就向我娓娓道來了一個有關文化館保育的愛情故事。

「對於他們,文化館實在有很大的情感價值(Sentimental value)。」李太笑說。Echo是饒宗頤文化館的員工,在文化館工作期間巧遇了在場擔任保育工作的Anyway。

兩位同樣熱愛旅遊的背包客(Backpacker),不時分享彼此的旅遊見聞,相約一起旅行,最後更在旅途上成為戀人。

他們在二○一三年八月帶着婚紗和相機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蜜月之旅」,環遊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奧地利、捷克及俄羅斯,在旅途上自拍別具意義的婚紗照。雖然他們結伴走過很多迷人的風景,包括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西伯利亞鐵路、印度、伊朗、土耳其、柬埔寨、格魯吉亞等等,但在他們心目中,饒宗頤文化館是見證着他們相遇相戀的地方,所以他們在蜜月之旅後回到文化館,在百年歷史建築的紅磚綠蔭,以及親友的見證下舉行簡單而溫馨的婚禮,成為一個美好的回憶。

饒館情緣

「兩位新人都是簡約人士,希望婚禮不在於豪華,而是隨心而有意義的,他們覺得文化館安靜、自然,也蘊藏着香港的文化,非常配合他們的主張。」李太說,新人漂亮的婚照曝光後,陸續有人租用古色古香的文化館作為婚禮場地,變成文化宣言。

饒宗頤文化館作為婚禮場地,變成文化宣言。(Alvin Mahmudov/Unsplash)

談「地方營造」,以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之名命名的饒宗頤文化館,顯然是香港一個以「文化傳承」作保育的地標性示範,也是「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首批活化項目。李太帶我遊走文化館,邊走邊說着文化館的前世今生,這裏的故事,也就是香港的歷史。

早在二○○八年,大家都記得皇后碼頭清拆事件,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面對大家的訴求,希望保留大家有感情的一些歷史建築物,所以就選擇了一系列建築物成為伙伴計劃。文化館透過舉辦多元化的活動,也就是讓參觀者體驗獨特的香港文化。

荔枝角本身為工商業區,與文化館的園林式設計加鳥語花香的古鎮風味,氣質可謂南轅北轍。

「為何我們選擇這個地方呢?其實這個地方超過一百三十年歷史,是當時隸屬清政府,作為收稅的地方,是一個關界。馬灣有一條地界,我們亦有一個地標,類似地界般形成一條邊界,作為收稅的地方。」遠在一八八七年(光緒十三年),粵海關設立九龍關分關就在這地。李太興奮地介紹,九龍關地界原碑石現仍立於文化館東邊的山坡上,因為地勢有點崎嶇,文化館複製了這碑放於故事館供大家欣賞。「沒有移動過位置的關界原碑,全香港只剩下這一塊,彌足珍貴。」李太繼續說文化館的多元歷史。

豬仔館、監獄、文化平台

這裏後來就租了給英國作為「豬仔館」(昔日內地有不少人被自願或非自願的「賣豬仔」,途經香港出口前真的像牲畜一樣在豬仔館被檢疫)。之後,中環的大館因為人滿於患,所以這裏就變成了一個監獄;再後來,變成了醫院,因為當時香港需要一間醫院。到經濟起飛的時候,大家都變得比較精神緊張,所以這裏又變成了一間精神病院,之後成為一間精神康復中心。「到今時今日,我相信香港市民需要多一些文化氛圍,所以就變成了一個文化平台,開放給不同朋友去運用,以推廣文化,這是文化館背後一個主要的意念。」李高凱盈解釋。

說那麼多歷史,與文化館的地方營造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文化館現在集餐廳、咖啡室、茶室、展覽館、演藝廳、戶外園林等於一身,當下富人文與自然風貌、保育初衷、匯聚的人、未來會怎樣走下去,全部都跟它的「前世」有關,是一點一滴的沉澱發酵而成,而「文化承傳」正是這地方營造下來的核心。

「因為這個地方,隨着香港發展不斷改變它的用途。我們只是考慮要復修到哪個時期?亦想了很久,要決定當時的建築物如何復修、採取哪個形式?我們最終因為資料搜集,和因應現有的建築物保留了最多當時的情景,最終選擇了醫院時期。所以大家會發現,在山上有一幢幢白色小屋。如果可以保留磚牆的地方,我們都會盡量保留,所以下區有一些很漂亮的紅磚屋,是香港很少有的。」

保育工程 二千樹只斬了四棵

因為文化館原址是磚屋,不是用石屎建,所以一磚一瓦,都希望可以保留像以前一樣,簡約中國風概念貫穿整個文化村。「如果有些磚的外表不漂亮,我們就會抽它出來再倒轉,以較完好的一面示人。除非破爛得嚴重,否則都盡量保留。所以在維修方面,比現代的建築物,是吃力很多。」

說的是逾百年的老建築,硬件未必都能與時並進,必須以軟件去遷就硬件,舉例有些展館還有火爐存留,以往屋宇的結構及設計並沒有預計安裝冷氣,現在開動冷氣會凝聚室內水滴,所以要加裝風扇及抽風機,也要經常處理輕微的漏水問題。

文化館更銳意保育群樹環抱的環境,打造了一個成了四季打卡位的荷花池,小心保護二千多棵樹木,從樹根到樹身,整個保育工程只斬了四棵樹,樹藝師到訪時特別提到館內一棵三十多年的雞蛋花非常稀有。「去年颱風『山竹』肆虐,文化館也只倒了兩棵樹,可見樹木扎根之深厚與保育的成效。」

文化館銳意保育群樹環抱的環境。(資料圖片)

李太透露,當初文化館的保育意念是希望打造一條文化村,「有展覽、活動的地方,以及酒店,用一個感受到文化的方法去吃喝玩樂。」

文化館在山頂上建有一家有八十九個房間的酒店「翠雅山房」,給外國和香港的朋友居住,以進行深度文化遊。「或者外國的藝術家可以留在這裏居住,即是Artist in residence(駐村藝術家),在這裏開設展覽或一些有關文化的講座,大家也可以透過QR code聽聽歷史解說。」此外,公眾也可以在茶館喝茶、品茶、參加茶班,租給團體舉辦退修營或集思會;在咖啡店學沖咖啡。

饒宗頤文化館及文化旅館──翠雅山房。(資料圖片)

沒有人,文化流轉不了,地方也不能成功營造。

文化館的場地,如演講廳、演藝廳、可容納約一百人的表演場地,可以舉辦崑曲演繹、爵士音樂會等中西交流的音樂會,還有一個互動性很強的漢字博物館,推廣文化。「我們亦有舉辦過由街坊演出的話劇,還有市集、工作坊等,希望以不同內容的活動,吸引不同人士參與。」正因它是古建築,文化館特意加建了兩座升降機打造無障礙通道,連接下區、中區至上區,吸引團體或傷健人士前來。

吸引遊客之外,文化館更希望附近的居民來享受這個空間,一邊閱讀一邊喝茶或咖啡。「三月滿山都開滿港產的宮粉羊蹄甲,很多朋友說很像日本的櫻花,不少訪客專程來賞花。」

這亦是我們的理念之一,成為文化綠洲,但這同時又不離社區太遠。我們只是離地鐵站幾分鐘,令大家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中,上來歇息一下。

不是炎夏的季節,文化館更在每個月的一個星期日,有一個「潮蒲饒館」的項目。希望一家大小或者年輕人可以上來在饒館「蒲」,行行市集和聽歌,造造手作。

+1

李太強調,文化傳承是文化館保育的目的。「當時林太(林鄭月娥)提議,既然饒宗頤是我們的榮譽會長,不如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地方,以表達他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我們當然很樂意接受這個提議,饒教授亦不介意,他亦很喜歡這個地方,在生前常常來探我們。所以我們除了做其他文化推廣外,當然要有一個饒公的博物館。」

饒宗頤很慷慨地送了他的一些墨寶和作品給文化館,故文化館亦設了一個博物館去介紹饒公,他本身就是香港文化的活展館。

饒宗頤文化館在二○一四年拿過建築師協會頒發的「活化再利用」獎項;另外,二○一五年就拿了日本的「Best Design 100 Award」,獲得真正「把文化活現」的國際認可。「為何我們會獲獎呢?是因為我們成功進行了『三保』(歷史、文化、環境),注重本身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用心作最少的改動,同時賦予它一個很合時、就地的用途,而『文化承傳』正是這地方營造的初心。」

現在,饒宗頤文化館建築群已活化為一個地標性的文化平台,回應現時社會對文化發展的需要。「在地方營造上,我們成功摸索了一條路出來,但推廣文化及保育同樣吃力,而且很花經費的事,一步步摸着石頭過河的日子行過了,但日後還是要更加努力行前面的路。」李太在和風和豔陽下如此總結說。

《地方營造──重塑街道肌理的過去與未來》,鄭天儀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以上內容節錄自《地方營造──重塑街道肌理的過去與未來》。

作者:鄭天儀

書籍編輯:周怡玲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