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戲院的那些年︰從灣仔金三角到今日地產霸權

撰文:何阿嵐
出版:更新:

「一個中學四年級的男生,有多少歧路可供選擇?在1960年代的香港,他可以沉迷歐洲藝術片。」陳冠中在《三少四壯—香港的電影文化基因》一文裏這樣說。他又說:「電影文化的基因庫是建設得最完整的。」今天我們討論香港的電影院是否有足夠的電影選擇,必須從歷史談起,看看那些曾經像我們一樣年輕的人,如何在香港推動非主流甚或藝術電影的放映。
攝影:余俊亮、部分圖片由Alex Chung、黃夏柏提供

1970年代 電影會與新浪潮

1970、80年代,在還未有錄影帶和影碟的年代,影迷要觀看較為冷門的電影,是否有選擇?當時除了香港國際電影節(1977年)之外,更有第一映室(1962年)、火鳥電影會(1973年)和香港電影文化中心(1978年)等組織,以至部分戲院的周日早場,均會放映較為冷門的電影;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一映室、火鳥電影會和《大特寫》都是協辦機構。而《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大特寫》(1975年)和《電影雙周刊》(1979年)等雜誌則擴闊了影迷的眼界,也提升了影迷的觀影品味。電影組織和影評文化的興盛,與1979年前後新浪潮電影的湧現不無關係。

對香港戲院甚有研究的黃夏柏,就指當年永熹影業公司老闆莫玄熹曾推動過香港的藝術戲院。1971年,莫玄熹與一眾友人投得並合辦恆星戲院,開幕放映了改編自卡繆小說《異鄉人》的《陌路相逢》,可惜戲院只經營半年就宣告退出;他亦曾協助香港導演唐書璇獨立製片完成的《董夫人》上映,唐為《大特寫》的創辦人。對於香港早年的藝術電影發行,莫玄熹亦是相當重要的人物。

自資發行在1960至70年代也時有發生,如上圖中的《陌路相逢》,還有法國導演杜魯福的《偷吻》。

影藝、新華、藝術中心 灣仔藝術戲院金三角

「當年要去看另類電影,必然會到灣仔那三間戲院。」黃夏柏所指的,除了新華戲院,還有藝術中心林百欣電影院和影藝戲院,各有特色。像林百欣電影院就是專門播放舊電影、大師級作品的戲院。「因為影藝背後的銀都機構是中資背景 ,所以當中有一間院是專門放映中國電影。」但同時,這一間戲院也放映了不少台灣電影,像《悲情城市》和四小時完整版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新華結業後,影藝成為港島區唯一一間藝術戲院,之後也曾短暫結業,2009年選址牛頭角淘大商場重開,但已變成一間只放映主流電影的戲院。

影藝在灣仔舊址結束前,列出過往最佳票房的電影,這裏大部分電影都只在影藝上映,能只據一間院,錄得過百萬票房,現今戲院難以做到這種模式。

地產霸權 戲院難以生存的元兇

1990年代興起的迷你戲院及近年的戲院結業,主因都是租金成本問題。「很多人指摘現時的票價貴,但根本元兇就在租金上。」舒琪指出,現時有部分商場內的電影院,戶主會直接收取戲院的票房收益,也變相令戲院只選擇一些能賣錢的電影。「租金成本不斷上升,叫院商如何生存?」

1990年代有不少商場在設計上,都會考慮加入戲院來吸引人流,但是最終因為戲院未能賺取最大利潤而放棄。「政府從來沒有考慮過,其實戲院是另一種消費模式,不能夠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舒琪慨嘆,在現時的租金下,難以會有更多有個性的戲院存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