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馬桶前身因晉景公掉落糞坑發明 虎子、馬子又是誰?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馬桶為什麼會叫馬桶?是不是關馬的事?事實上,馬桶和馬是完全沒有關係,馬桶這個名字的由來,就要從中國歷史說起。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根據《左傳》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君主晉景公在品嘗食物時突然覺得十分肚脹,並立即去廁所如廁。當他如廁過後,竟不慎失足跌入糞坑淹死。因為這一事,當時的人便開始着重廁所的環境,並研究如何如廁才是安全。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關於如廁的事,就是漢高祖劉邦在一次上朝的時候,因為突然內急,但又想節省朝會時間,所以要求其中一位官員把他的帽子遞過去給他,然後他轉過身來,就把尿撒在帽子裏,被眾臣看到。

西晉青釉虎子。(維基百科條目圖片)

人們因為受到這兩件事的啟發,所以發明了一樣叫「虎子」的用具,來解決如廁的問題。《西京雜記》記載,漢朝時期,宮廷就以玉器打造「虎子」,以供君主如廁時使用,而「虎子」是由太監隨身攜帶,方便皇帝隨時上廁所的。而發明「虎子」的因由是在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了一隻卧虎,然後他請人把銅鑄成虎的形狀,變成銅質的溺具,以表他對老虎的輕視。因此,作為便器的「虎子」就出現了。

到唐朝的時候,因為唐高祖李淵父親的名字是叫李虎,為了避諱虎字,因此人們改稱「虎子」為「馬子」。《雲麓漫鈔》中就記載到「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諱虎,始改為馬」。後來隨着時代的變遷,人們慢慢又把「馬子」改稱為馬桶,並以木材來製造。《歸田錄二》描寫了馬子為「木馬子」,而《辭源》亦描寫了馬子為「木製的馬桶」。

古代的馬桶是用木板製作的,倒糞需要靠人手操作,所以古時有一門職業叫「糞夫」。(維基百科條目圖片)

最後,馬桶又由圓形木製的桶改良成現今可以坐下,又可以沖水,甚至可以發熱和清洗屁股的馬桶了。

馬桶已改良成可以坐下,又可以沖水,甚至可以發熱和清洗屁股的馬桶了。(《寄生上流》劇照)

內容提供:來自古代的人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馬桶以及它名字的由來 一切全因曾經有人被糞便淹死」​】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