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秘聞】仁宗神宗不殺臣有原因? 祖傳秘密誓約保士大夫不死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大家對於宋朝是否還留在奸臣當道、皇權專制的刻板印象呢?原來克己復禮、廣納諫言又多才多藝的宋仁宗在位期間,曾被評價為另一「太平盛世」。大文豪蘇軾也是唐宋朝八大家之一,曾被人利用其詩句彈劾皇帝身陷「烏台詩案」,後因一道秘密誓約逃過一死。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宋代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是如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描寫般黨爭不斷的亂世嗎?還是奸臣當道、皇權專制?其實你所認識的宋代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接下來跟你介紹的宋代歷史故事也許與你認識的有所出入。

主演樊少皇(左)飾虛竹,黃日華(中)飾喬峰以及陳浩民(右)飾段譽,是許多金庸迷心中無可超越的經典組合。(1997年版《天龍八部》劇照)

宋仁宗趙禎(1010-1063年)為北宋的第四代皇帝,雖在政之年未能創出顯著強大的「盛世」,但如讓古代的士大夫來評價,他可是少見的一代明君。譬如北宋大文豪蘇軾曾表示:「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聖、景祐極矣」,在仁宗統治下(天聖、景祐皆為仁宗統治期間的年號)社會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足;又提到仁宗手下人才濟濟,並「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以為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於今賴之」,對其用才表示高度評價。而邵伯溫亦描述仁宗之治跟「周之成康」、「漢之文景」相比是「無所不及」。另外,仁宗為政之時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代優秀散文家的出現,而人稱「包青天」的包拯也得以貫徹其清廉公正,可見仁宗造就另一「太平盛世」。

儒學經典《四書》之《大學》一句:「為人君,止於仁」,元人在為仁宗蓋棺論定時,形容這句之於他是「帝誠無愧焉」。「仁」一字同時是概括了仁宗的仁厚品德,亦是對君主的一個至上的評價。而按照儒家學說,仁宗的「仁」亦包含「克己復禮」之義,這也跟他作為君主的做事作風互相呼應。

王凱在《孤城閉》飾演宋仁宗,氣質溫潤儒雅,頗有宋仁宗貴族文人氣息。劇組在服裝上也被讚貼近歷史原型。(《孤城閉》劇照)

歷代不乏皇帝不顧正當程序,繞過宰相主持的政府議事,直接頒布手詔等私自指揮政事,造成獨攬大權的局面。仁宗雖曾下發手詔,但不是貪權之表現,原來「宗戚近幸有求內降者,或不能違故也」,有近臣來透過「走後門」來得到官位、權力,而他寬仁的個性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只好下手詔。他表面上允諾請宰相例外提攜任用,但背地裡跟宰相說好,每逢自己下發的手詔都「毋輒行」,不需理會。可見他對君權的「克己」,沒以皇權凌駕於制度之上,而是尊重法制的正當性,並無逾越之舉。

仁宗亦被評論為「守法度,事無大小,悉付外廷議」,自覺君權並非至高無上,而法制擔任一個不可或缺的約束作用,「不可相侵」。曾亦有臣子慫恿他攬權,然而,他卻答處理天下之事「若自朕出,皆是則可,如有不是,難以更改,不若付之公議,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為便,則台諫得言其失,於是改之為易矣」,權衡到推行政策利弊,深知與臣僚議政的重要,樂於與臣共治。此外,《曲洧舊聞》提及當有台諫反映「嬪御太多,宜少裁減」,而一名自恃被仁宗寵幸的宮女卻對仁宗發牢騷,又問:「台諫所言必行乎?」,他則答:「台諫之言,豈敢不行」。不久,他果然遣散該宮女等三十名宮女,而後來慈聖皇后問他為何連寵愛的宮女也遣出宮時,則回應:「此人勸我拒諫,豈宜置左右」。可想而知,仁宗可能不算是一個能幹的君主,但正是仁宗的政治智慧、克己復禮的美德及選賢之善,能「無為而治」,守護了分權制衡的法制,接近於後世提倡的「虛君立憲」,成就盛治。

在這裡也想介紹關於蘇軾的「烏台詩案」。話說當年熙寧變法後,突然受提拔的一夥新進小將,以蘇軾詩作中的句子借題發揮,彈劾他誹謗朝廷。當時的宋神宗一方面瞭解這些指控不外乎無事生非,但另一方面又聽聞其詩作對自己欲意推行的新法多有諷刺,心感不快,故命捉人加以扣押,進行調查。幸好地,最終神宗並沒有誅殺蘇軾,此單「文字獄」案件沒出人命。據說神宗、乃至仁宗之所以沒有殺士大夫,歸因於太祖的一份秘密誓約。根據曹勳向高宗上啟的札子提到:「藝祖有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言官,違者不祥。故七祖相襲,未嘗輒易」。無論這說法是否屬實,大多宋國官主不殺官員,也對皇權作出制約,皇上沒那麼易做暴君。

劇中講述歐陽震華飾演大文豪蘇東坡在朝堂上的明爭暗鬥,萬綺雯(右)飾演的王閏之對其暗生情愫。(《東坡家事》劇照)

以上故事都記載於《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上、下)》書中,若想了解更多宋代歷史的朋友可以看看呀!

《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上、下)》書封(中和出版社出版)

內容提供:雪話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宋代歷史】做皇帝都不能話事?蘇軾遭文字獄但因法律制度免一死?」​】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