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電影的藝術人文》:《少年滋味》看音樂下少年苦與樂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藝文編按】本文選自何威《感悟電影的藝術人文——108部世界電影評論》有關香港電影《少年滋味》的評論。《少年滋味》為香港導演張經緯於2016年拍攝的紀錄長片。張經緯曾獲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他的作品擅長從人文角度講述社會議題,並能喚起大眾關注。過往作品還有紀錄長片《歌舞昇平》和劇情短片《墨綠嫣紅》。

少年滋味

音樂是人類最原始,也是最直入人心的一種表達手段,它超越了人類語言所能表達的喜怒哀樂層面。因此古時認為,這是巫師才具有的能力。

《少年滋味》裡幾個不同背景的年青人,都有個相同的能力—就是感應到音樂的力量。他們本是一群非同凡響的人類,卻被刻意按照凡人的標準被塑造,這是一種甚麼滋味?幸好導演是他們的同類!他們不會對旁人甚至父母所述之言,在面對理解他們的導演之際終於傾瀉而出。更難得的是,導演在語言和音樂之間找到了一個橋樑,讓我們能夠借此一窺這幾個非同凡響的孩子的心靈。

導演以貝多芬的「歡樂頌」作為主題音樂實在是驚豔之筆。如果大家仔細的去聽這首由貝多芬作曲、席勒作詞的偉大作品,或能感受到這首作品擁有兩個讓這首作品永垂不朽的特質:宗教的神聖感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的氣概。影片中孩子們的單純、堅持和深沉的思考所體現出的正是這種宗教的聖神和對抗塵世俗流的那種英雄主義的氣概。

少年滋味,是9個少年的滋味,由小學的小妹妹到已畢業的大哥哥;不同階級不同成長背景更有不同煩惱。然而有一點是電影的主題:少年都不是不知愁滋味。(梁碧玲 攝)

此外,《少年滋味》呈現了一種獨特的敘述結構。這種結構手法雖然在西方紀錄片中常見,但在華語製作的紀錄片中卻屬罕見。我們更習慣於一種順序式尤其是常常循時間為順序的敘述。影片中將受訪者的片段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理想、家庭期望、個人經歷和對未來的看法。在每一個部分,觀眾都能一次過了解所有受訪者的觀點。這個結構的好處是觀眾可以自發的建構橫向的比較,對某些相近的觀念產生強烈的印象。例如:理想部分給予觀眾留下的印象是純真的夢;家庭期望部分給予觀眾留下的印象是現實在破滅純真的夢;個人經歷和對未來看法部分給予觀眾留下的印象是獨特的個性和一份悲壯的英雄主義式的抗爭。每一個部分之間音樂的使用都烘托着受訪人的心情和情緒:或溫柔或靦腆;或開心或悲憤。這就是一種立體框架式結構。

本片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導演並沒有給出任何關於對或錯的一個結論,這對紀錄片而言又是極為重要的。因為紀錄片所展示的不是對錯而是不同的思考或不同的視角,更不應是導演的一種主訴或發洩,否則就是對紀錄片的貶低。紀錄片是理性和智慧的結晶,這也是它無法被取代的緣由。

有形的畫面和無形音樂的完美配合、影片內在精神和歌曲內容的相互呼應,正是這部影片獨特的精彩之處。作為紀錄片製作同行、音樂愛好者,誠意推薦這部張經緯導演的作品《少年滋味》。

《感悟電影的藝術人文——108部世界電影評論》
作者|何威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