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水墨】藝術市場的「流星」還是「新貴」?

撰文:洪昊賢
出版:更新:

不像崔如琢的「天價」傳統中國書畫,也沒有曾繁志動輒上億的油畫。當代水墨是亞洲當代藝術的新項目,而且定義成疑,因此整體價格一直不高。不過,從2012年開始,當代水墨突然受到畫廊、拍賣行和藏家的關注,成為了藝術市場上一支突起的異軍。近年在拍賣市場上亦多次出現成交價遠超估價的情況,名家作品更拍出過千萬港元。對拍賣行與畫廊來說,當代水墨還可以走到哪裏?
攝影:龔慧、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蘇富比拍賣行今年春季成交價最高的作品《罌粟花》,來自南京籍水墨藝術家劉丹,原估價為250萬至400萬,最後以692萬港幣成交。

有見於內地市場的火熱,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與香港佳士得分別於2013、2014年開始舉辦「當代水墨」的專場。今年香港蘇富比春秋兩拍的總成交額達到7,355萬元,成交率超過80%。自2013年秋拍總成交額2,500萬元以來,有穩步上揚的趨向,其中今年最高成交價的作品是劉丹的《罌粟花》,這位出生於南京的著名水墨藝術家亦刷新了自己的作品紀錄:692萬,高出估價約兩倍。

乍現市場即超額完成

香港佳士得拍賣行在2014年秋季首次設立當代水墨專場,就取得約6,000萬成交額的成績,成交價亦接近80%,當中台灣著名水墨畫大師劉國松的作品《香江歲月》水墨長卷以1,684萬成交,遠超估價的600萬,亦是在香港成交價最高的當代水墨藝術作品。內地新進水墨藝術家邱志傑《給邱家瓦的卅封信》同年也以664萬元成交,是估價的三倍。2013與2014年,兩大拍賣行幾乎都出現成交價與估價差距幾倍的情況——證明當代水墨在香港的藝術市場裏被「發現了」。

專家拆解:具多面性 海歸藝術家吃香

佳士得亞洲區的中國書畫部專家石嘉雯形容,在2013至2014年,當代水墨成績令大家都非常「意想不到」。她指拍出高價的這批當代水墨藝術家:「像劉國松、李華弌,都有在外國生活的經歷,受到西方藝術影響,本身也有自己的國際市場。」她形容這批海歸藝術家的作品能與西方藝術對話,當水墨專場出現時,他們的作品也受到更大關注。

香港蘇富比當代水墨部主管唐凱琳透露,他們的收藏家不止是亞洲人,也有來自歐美等地。「水墨不僅是局限於中國水墨,國外的藝術家包括日本藝術家所創作的水墨作品,都是水墨。」她亦認為水墨藝術不限於紙本作品,裝置或攝影,甚至視頻等新媒體都能以水墨呈現。「水墨媒介有無限可能性,也有傳統的美學基礎,是沒有邊界的藝術模式。」邱志傑的《重複.書寫一千遍蘭亭序》是比較好的體現,作品以傳統水墨摹寫,以影像記錄不斷重複摹寫的過程,見證字變成墨迹,最終變成「全黑」。

「水墨的熱,會一直增長, 未必只是以『拍賣』來衡量, 會愈來愈受關注、 愈來愈多人收藏, 因為它符合華人圈的生活形態。」水墨藝博總監及創辦人,典亞藝博聯席主席及總監許劍龍。

藝博創辦人:會細水長流地發展

去年首次舉辦第一個以「水墨」為主題的水墨藝博,總監及創辦人許劍龍(Calvin)形容為「冒險」但「平地一聲雷」。短短三日展期,就有過萬人次入場,談到近年的「當代水墨熱」,許劍龍倒形容,他希望水墨會「細水長流」地發展。

儘管去年的銷售數字以及入場人次都遠超預期,但Calvin強調,舉辦水墨藝博除了認為商業上有其潛力外,亦是一種文化抱負。「算是小小的文化抱負吧,藝術品始終是文化的一部分,要從整體文化觀念去看,做藝術品生意不能像一般商品去做。」近年亞洲當代藝術受到重視,市場發展非常「熱」,衍生了很多博覽會,Calvin當時想,如果要做一個亞洲的藝術博覽會,應該以什麼為題才適合中華地區?「最後選了水墨,首先是自己喜歡;水墨一直是東方的藝術語言,有上千年歷史,水墨精神其實一直在生活裏展現,不過我們並未發覺。」然而Calvin說傳統水墨不適合這個平台,由一開始他就定位得很清楚。

水墨有其本身的美學傳統,當代水墨則是傳統上的延伸與新探索,Calvin認為舉辦藝博不是為了懷舊,反而希望看到更多新作品在市場上被發現。「當代水墨的開放性夠大,以水墨為體材可以發揮許多創造力;除了可以做裝置、攝影等,也可以用新的物料像咖啡去做。」Calvin笑言也有入場者以為藝博只可以看到「卷軸」,因此當看到這麼「contemporary」的作品時非常吃驚。除了交易,Calvin更看重交流與對話,博覽會設有水墨講座加強入場者對水墨的認知,也希望開啟大眾對水墨的其他想像。

其實土壤豐富

據Calvin表示,水墨藏家其實一直存在,只不過在當代藝術市場那麼「熱」的情況下,早前難免認為會被邊緣化。「一開始時,很多人會覺得以小眾的藝術品來做博覽會實在太冒險。我卻認為水墨只是之前在市場上的聲音較靜,但也不是不存在。」反而水墨藝術在大中華區的資源一直比較豐富,在生意角度上也有潛質。「而且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新的選擇,也受到年輕收藏家的歡迎。」

去年便有一半參與的畫廊都是香港畫廊,本地藝術家的作品亦沒有被忽視,如去年就有朱興華的作品展。「其實本地水墨藝術家的作品反應都不錯,因為大部分收藏家來自香港,對本地藝術家會有認知感。」儘管沒有像當年內地的水墨市場那樣「火爆」,香港的水墨還是擁有自己的空間。

水墨藝博兼顧了本地水墨藝術家,去年就有一半的參展畫廊是本地畫廊,圖為香港著名設計師靳埭強的水墨作品《河岸》 。

大熱過後的隱憂

縱使近年當代水墨在市場上得到大力追捧,但未來還是有其隱憂;比如說學術理論一直沒有清晰界定何為「當代水墨」或「新水墨」,定位不確定,藏家與市場的價格浮動也會變大,容易造成藝術品價值的「膨脹」。在內地某些市場,不少當代水墨作品甚至價格暴跌、流拍,或出現估價過高的問題。「的確許多人會想,連水墨都有藝博,市場前景一定會更好。」談到「水墨熱」與「水墨時代的到來」,Calvin顯得冷靜:「重要的是去思考怎樣健康持續地發展,投資藝術品要看長遠發展,即使稍為回落,亦不代表水墨藝術的發展會停滯。」他認為灌溉與推廣水墨藝術家非常重要,除了名家,也要培養自己的水墨文化。

乘着去年不俗的反應,今年水墨藝博的聲勢更大,有多達50家畫廊參與。Calvin說去年就像是一本空白畫圖,今年則添上了顏色。「水墨的熱,會一直增長,未必只是以『拍賣』來衡量,會愈來愈受關注、愈來愈多人收藏,因為它符合華人圈的生活形態。」

當代亞洲藝術面臨油畫「崩盤」的情況下,水墨市場作為另一塊資源豐富的板塊,價值在藝術市場急速上升,也與當代水墨投資門檻低以及創作者也大多健在有關。在這變幻莫測的藝術市場裏,當代水墨可能是「流星」,也可能是「新貴」。

佳士得亞洲區中國書畫部專家暨拍賣主管石嘉雯。
香港蘇富比當代水墨部主管唐凱琳。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