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唐代民間不一樣的端午節:扒龍舟、賭博、鬥毆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今(7)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此時便會聯想到屈原、食糭子及扒龍舟等習俗。
但你知道嗎?端午節並非屈原跳江後,即成為特定節慶,而是到了唐代,皇帝規定官員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放假,同時也由唐代開始,端午才逐漸變為一個歡慶的節日。

每到端午時節,長輩們就會帶著孩子「立蛋」。(新華社)

據悉,「端午」之名最早以「五月五」流傳,甚至差點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早在唐代之前,由於「端午」正逢春夏交替之時,氣溫升高易發疫病,蟲害也多,因此在漢代之際,不僅將避邪祈福定在「農曆五月五日」,更將此提升成為官方祀典。

可惜的是,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卻廢除了「五月五」相關祭祀,之後的晉朝也沒有恢復,只剩民間流行。幸好,接下來的北朝政權,則是將「五月五」設為正式的禮儀,更進一步根據過去典籍,在「五月五」當日舉行隆重的避邪儀式外,也保留了漢代以來「君臣相贈之禮」。

隨著時間推演,「五月五」在北周及爾後的隋代,祭祀驅邪之意逐漸淡化,歡慶的成分增多。不過,到了唐代初始,有感前朝滅亡的教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祖宗相繼頒發禁令,停止全國大肆慶祝「五月五」,但該節慶在宮廷、民間早已成俗、流傳已久,因此無法有效地實施禁令。

西元743年,適逢唐代中期盛世-「開元之治」。唐玄宗下令,「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同時,在唐玄宗其他詩作《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皆足以說明唐代宮廷早已習慣在「端午」設宴與群臣賦詩、喝酒遊樂。只不過,經由唐玄宗的指令,讓端午節慶不再是偷偷摸摸,而能擺在台前大肆慶祝。

另外特別的是,在唐代的端午節,南方相較北方重視的五彩絲、續命縷等「鎮邪祈福」事物,南方流行的是扒龍舟,唐人則稱之為「競渡」。因此,中國南方每到端午,其節日氣氛之濃厚遠勝北方。

端午節最應景的佳餚便是食糭子,由於各地文化習俗相異,也造就出許多不同口味的糭子。(截取網絡)

唐代軍事人物-張建封撰寫的《競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准,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雙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月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賞罰,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戟時。

端午節最刺激的活動,便是在河岸邊看扒龍舟。(新華社)

他把江上兩船相拼、競速,兩岸民眾助威吶喊的熱鬧景象相當生動地寫在詩中,詩末則因競舟兩方賽後的鬥毆,而感歎朝廷黨爭或許也會鬥到兩敗俱傷為止。

既然有了競賽,又加上中國人的文化習慣,當然少不了「賭博」。據了解,由於唐代官方並無明令禁止,所以每到端午節慶,唐代民間常發生因競舟而賭博的鬥毆事件。

《全唐文》的《對競渡賭錢判》均有記載:揚州申江都縣人五月五日於江津競渡,並設管弦,時有縣人王文,身居父服來預管弦,並將錢物賭競渡,因爭先後,遂折舟人臂。

由此可見,唐代的宮廷,或是民間在端午節慶的日子,是如此瘋狂、歡慶,不亞於春節氣氛。然而,唐代這般如此熱鬧、娛樂性高的端午慶典活動,卻也讓不少文人感歎。

像是唐代詩人褚朝陽,在其詩作《五絲》寫道: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讀完褚朝陽作品,的確讓人擔憂:這些節慶究竟是為誰、為何而立下的紀念日,隨著時間推移,世人總會遺忘最初的意義。但這又如何呢?或許,至少,只要文字還存在的一天,這些紀念,還是會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