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夕陽】華人世界的配音員:全球化是希望也是煩惱(二)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在過去,兩岸三地的影視產業,對外來影音進行配音,非但不只是司空見慣,甚至是必須為之。無論是為了政府政策還是為了收視考量,從低齡的兒童節目、青少年節目甚至到瞄準青年以上族群的節目,都會得到本土化的配音。
配音工作機會既多,雖是按件計數,但酬勞不低。而配音工作的年限也長,故此漸漸形成一個穩定的產業。
香港處在1980年代的影視黃金期時,一名資深配音員若勤力接案,可得每月2萬港幣以上的收入。台灣在1980年代的專業配音員每月也可得4萬台幣(約合1萬港幣)的收入,而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同時期的台灣平均薪資僅約1.4萬台幣(3500港幣)。

九零年代後,兩岸三地均加入了WTO,雖然意味著全球化、國際化,但各自的產業也面臨著極大衝擊。(截取網絡)

加入WTO的代價

但是隨著政府政策以及世界大環境的變遷,原本看似高薪、穩定的配音環境也受到衝擊。

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及其前身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中國大陸於1986年正式向聯合國遞交申請書、台灣則於1990年以「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申請加入;香港、澳門則於1995年WTO正式成立時便告加入,並在日後改名為中國香港與中國澳門。

在申請加入與正式加入的中間是漫長的談判期,兩岸政府分別為了正式加入WTO而陸續開放各級產業的關稅壁壘與外來配額限制,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影視產業。來自歐美日韓的影視節目開始如潮水般湧入,以其成熟的製作水準與數量優勢席捲中文世界。

過去,由於收音器材等製作昂貴,因此培養了一批「明星御用配音員」。

當外語被習慣

1990年代以降,國際化、走向國際等等口號在不同地方被喊得震天價響,外語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漸大,修習第二外語成為顯學。而在影視觀眾中,能夠「原音收聽」甚至成為了一種高尚、雅致的象徵。

香港電影發展獨樹一格,在1990年代以前,甚至就連粵語電影都有配音的習慣與傳統,主要是因為早期現場收音技術昂貴,且香港電影拍攝節奏快,拍完後也鮮少再補拍,用配音也方便後期修改台詞。香港影視圈因此培養出了一批「明星御用配音員」,如龍寶鈿之於梅艷芳、李學斌之於劉德華、馮永和之於曾志偉等。

但是在1990年代後,現場收音成為主流,觀眾也開始接受「原音收聽」。許多閱聽觀眾認為,原音最能表現出演員在表演時融入角色的心境,形容配音就像是「隔了一層皮」,儘管這並沒有甚麼客觀的評價可言,有時只是習慣問題。

而這樣的改變,讓港台配音員的待遇持續惡化。尤其在香港,配音員除了面臨工作減少、報酬降低之外,還有拖欠薪酬9個月甚至2年之久的情況,可見配音產業正在夕陽西下。(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