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妙手丹青 文人山水畫如何在台紮根茁壯(上)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水墨畫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代表,僅使用水與墨的黑白兩色,就能創造出意境豐富、寫實與抽象交迭的畫作。為了在休館期間能讓民眾欣賞館藏山水畫,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日前推出「彩墨寶島—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展出25幅繪有台灣名勝風景的水墨畫,以此讓大眾感受水墨畫平易近人的一面。

台灣文人山水畫今日的成就,雖主要歸功於1949年遷台的眾多藝術大師,但另一部分則源自清代、日據時代以來,慢慢吸收、交融的成果。

台史博館「彩墨寶島」特展以「寶島長春圖」造景意境,展現台灣彩墨創作之美。(台文化部)

清代台灣水墨畫 率性揮灑的「閩習」

台灣的山水畫發展,要從17世紀開始有漢人移民台灣說起。1662年,鄭成功(1624-1662年)驅逐荷蘭人後,在台灣建立史稱「東寧王國」的政權。當時擅長繪畫者,主要是兩種人:一個是從大陸赴台修築寺廟的繪畫工匠,另一個則是明鄭群臣裏能文善墨之士。礙於台灣氣候潮濕炎熱、畫作不易保存,故目前難以找到明鄭時期存世的作品,對這段期間台灣山水畫發展所知甚少。

文化,並非是人們到某處落腳就能立刻發展出來的事物,而是需要時間慢慢積累才能形成,繪畫亦是如此。1684年台灣被納入清朝版圖後,藝術創作才有進一步的進展。今日學者四處查找台灣清代畫作,發現當時繪畫主題以為花鳥、人物畫最多,山水畫則非常稀少。

黃慎,擅長人物寫意、花鳥與山水,筆姿荒率,為「揚州八怪」中的全才畫家。也常從民間取材,描繪不少底層人民的生活景象,如這幅《漁翁漁婦圖》,即畫了一位揹着竹筐、正徐徐向前行的漁婦,由於被漁翁叫住,而駐足轉身的樣子。比例合理、人物姿態自然,顯示出畫家觀察入微,並有紮實的寫生功底。(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清代台灣山水畫不興盛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一是赴台開墾的漢人移民,多具有草莽性格、民風崇尚武勇,頂多欣賞具體且繁複的花鳥紋飾,對於煙霧繚繞抽象意境的文人山水畫較不感興趣。另一個原因則是赴台漢人原鄉多為閩粵兩地,台灣自然受到該地藝術文化影響,而福建有名的畫家多是擅長人物花鳥畫的高手,像是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1687-1772年,福建寧化人,今屬福建三明市寧化縣),繪畫題材多取自歷史人物、佛道神仙,其寫意畫風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南方。由於多位福建籍畫家成為要角,其畫作有別於江南蘇州為主的精緻典雅風格,故此畫風又稱為「閩習」。

這種帶有粗野豪邁、率性放肆特質的繪畫風格,隨着漢人移民與寓流人士(赴台官員)傳入帶到台灣,並深受仕紳喜愛。學者推測,可能與清代台灣社會多械鬥(不同族群的武裝衝突),讓民眾偏愛這種狂野畫風,這樣的特殊人文風氣,也成為清代台灣最鮮明的特色。如身為民間寺廟的壁畫大師、出生台南的莊敬夫,由於他並非文人出身,其作品《福祿朝陽圖》就充滿着粗曠筆法的個人特色。

清代台灣還是有少數幾位以山水畫見長的畫家,成書於乾隆十七年(1752)的《重修台灣縣誌》就有記錄:「盧周臣擅淡墨山水人物,隨意揮灑,並臻佳妙」,可惜今日已不存。迄今台灣只能找到道光年間(1821-1851年)以後的畫作,但作者多數為大陸遷台畫家,如來自福建漳州的謝穎蘇(1811-1864年),所畫的花鳥形態生動,其筆下的山水畫還帶有宋元遺韻。他來台不僅傳授繪畫技法,還為板橋林家(台灣五大家族之一)設計園林庭院。而台灣本地畫家則以林覺(1796-1850年,其籍貫有嘉義人、台南人與泉州人三種說法)較為突出,其畫作《四季山水》既有士人氣質,也有飄逸灑脱的筆法,頗類黃慎。

日據台灣水墨畫 抑制發展停滯不前

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不僅社會政治、經濟遭到鉅變,文化藝術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衝擊。日本總督府在台主要推行西洋畫與東洋畫(日本畫),傳承自清代的中國傳統繪畫風格並不被殖民當局重視,例如1927年總督府主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其徵件模式僅分東洋與西洋兩種類型,並無書畫,即可知日本對其之態度。

由於台展沒有設置書畫類別,當時的書畫藝術家只能選擇參選東洋畫。而日本人於東洋畫類別所選出的畫作,除了看重繪畫技法外,還偏愛突出台灣地域風景、鄉土藝術與南國風情等特色主題,因此以大陸山水為題的水墨畫全數落選,於是第一年的台展,只有被後世稱為「台展三少年」:陳進(1907-1998年)、郭雪湖(1908-2008年)、林玉山(1907-2004年)等新生代畫家以帶有東洋風格的作品勝出。

陳進,為台灣第一位女畫家。在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就讀時,繪畫天分受到矚目,於1925年赴日學習工筆膠彩畫法。1927年以三件作品《姿》、《罌粟》與《朝》參加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均獲入選。(沉浸陳進網站)

另一方面,此時的台灣山水畫仍延續清代畫風而無其他變化,發展已漸趨停滯。1930年《台灣日日新報》曾評論:

若夫台展以前,不待獎勵,即以繪畫聞者,為台北洪雍平氏(1875-1953年)、蔡雪溪氏、李學樵氏,新竹周笑軒氏、範耀庚氏(1877-1950年)、鄭雨軒氏,台南呂璧松氏、九曲堂(今高雄市大樹區)鄭坤五氏(1885-1959年),而已故者則台北洪以南氏(1871-1927年)、鳳山王坤泰氏,然皆屬於南畫(文人畫),故南畫之精神,主在於飄逸不羈,不甚求形式,畫中有詩,有詩卷氣,然亦不可不從寫生入手,迨夫技倆純熟,始刪繁就簡,任意為之,得其神趣,不則,與實際之物,過於睽隔。
《台灣日日新報》

該文首先列出台展以前已具有相當知名度的眾多台灣水墨畫家,並從東洋畫的角度來技巧性地道出台灣水墨畫之缺失,認為其缺乏實際自然觀察(寫生),只追求寫意想象,題材上又與大眾日常生活疏離;另外,畫家們往往都是熟練又快速地完成一幅畫作,欠缺更為紮實的技法訓練,因此不得殖民當局青睞。儘管當時引進大量西方繪畫技巧,如暈染技法,而水墨藝術家們也有主動學習東洋畫的現象,但影響相當有限。

範耀庚,出生於新竹的書香世家,傾心於「指墨」技藝,自創「指墨松竹」,《山水四屏》就是以指墨繪成。(「國立台灣美術館」網站)

台灣水墨畫承自清代中國南方畫風,兩地作品未有鮮明區別。而台灣在淪為日本殖民地後,傳統中國畫風遭殖民當局刻意忽略,儘管入圍台展的台灣新生代畫家之作品,多少因西洋與東洋畫技法影響使畫作有所變化,但尚未形成一格。可以說從清代到日據時期,台灣的水墨畫尚未發展出自身獨特風格,仍處於與外來繪畫技法交融與摸索的階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