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你好叻啊」過於空泛 家長言行影響嬰幼兒心理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嬰幼兒的心理培養遠比肌體上來得困難得多,嬰兒的身體成長,起碼是肉眼可以觀察到的事,心理是無形但又對子女的整個人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人的心理活動由嬰幼時期已經開始,例如他發出的信息常常收不到回應,感到無助的他慢慢便會放棄對環境的探索,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變得相當重要。

VCG圖片

不要忽視嬰兒心理需要

照顧者需要對嬰兒充滿愛心,並能回應嬰幼兒的需求,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舉例,不少長者都教導「BB喊,唔好即刻抱起佢,如果唔係就成日喊!」,但嬰兒未懂得去說話表達自己「BB肚餓你都識得比嘢佢食(生理需要),但BB需要一個抱抱你就唔俾佢(心理需要),係咪有點奇怪?」

VCG圖片

不要令子女失去思考的機會

當嬰幼兒開始懂得說話,可以進行簡單對話時,有時和親戚聚會,可能都會問小朋友問題,例如「今年幾歲啊」,然後小朋友表現呆滯,這時家長便很心急:「你琴日唔係答過媽咪?你係咪2歲啊!」。對成年人來說,「你幾歲」這個問題當然很簡單,但對於嬰幼兒來說,他需要思考時間,到底我該回應「我叫Peter」還是「我是男孩子」等等,假若父母太快介入,長遠小朋友便失去自己思考的動力,影響將來的學習動機。

VCG圖片

家長最忌標籤子女

照顧嬰幼兒時,家長的言行要十分小心,讚、罵都要舉出實質行為,例如,「玩完玩具識執返好,好叻仔!」、「用筆畫花牆,咪整污糟曬囉!」,切忌用過於空泛的句子形容,例如,「你真係好討厭」、「你好叻啊」。

用過於空乏的方式會容易讚壞小朋友,亦無法鼓勵小朋友做更多好行為;罵得空泛更會令小朋友自尊受損,家長應針對事情去教導,而類似「你真係好討厭」的說話是否定整個小朋友,當小朋友被父母的說話標籤了他的形象就是「討厭」就是「不乖巧」,小朋友的自我認同就會受影響。

VCG圖片

學前興趣班點到即止

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分享,自己曾聽過一個個案,是一位不足一歲的小朋友參加了8個不同的興趣班。坊間也越來越多學前服務,家長不應以羊群心理報讀,而事實上並沒有一套標準說報讀多少班是上限,最重要的是父母留意子女有沒有樂在其中,享受過程,但當去到影響小朋友生活節奏,例如「訓少啲上多堂!」或者小朋友明顯地開始厭倦上興趣班,家長便要自行調節。

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

CPDA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

Victor擁有應用心理學碩士(特殊學習需要)、管理學碩士、應用心理學學士及人力資源管理學士,亦為香港註冊心理學家,並考取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執業資格。現時亦為私人執業的心理學家,為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提供評估服務、也為他們編製訓練計劃,並為父母提供輔導及顧問服務。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

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