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小學生赴日競技 一校奪修理達人亞軍 一校奪團體獎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四個多月前,商務印書館教育學院、杜葉錫恩教育基金及日本Gakken合辦了「STEM科學實驗教室:第二屆全港小學生科學比賽」,當中的勝出隊伍及另外幾所學校在剛過去的暑假,到日本參加了International STEAM Athlete Cup (ISTAC),體驗最新的STEM教育。
其中佛教慈敬學校和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分別奪得「修理達人」項目亞軍及最佳團體獎,所有代表香港出賽的學生均認為從比賽中可以學習到團隊精神。
攝影:陳樂希、部分照片由參賽學校提供

佛教慈敬學校隊伍

ISTAC由商務印書館教育學院及學研教育主辦、杜葉錫恩教育基金贊助,今年有香港、日本、泰國及馬來西亞小學生參賽。香港代表有七所小學,包括:佛教慈敬學校、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深井天主教小學、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佛教榮茵學校,景林天主教小學和福德學社小學。

比賽項目以不同的科學主題作基礎,就學生應用科學知識、動手組裝成品及團隊協作的能力進行競技交流。今屆主題分別為「Technology」和「橡皮動力車」兩個項目。

需要修理的時鐘 (陳樂希攝)

事前不知比賽形式  考學生日常技能

主辦方事前沒有向參賽者透露「Technology」項目的比賽模式,參加者當天才知道原來是「修理達人」,要在一小時內將零件四散的時鐘和玩具裝置修理好。佛教慈敬學校的學生分成兩組,兩個人負責修理時鐘、三個人負責修理玩具。他們指參加過學校的相關活動,嘗試過組裝的工序,令他們比賽時更淡定。

在修理鬧鐘期間,其他隊伍連電線都拆出來,但李詩慧就注意到,如果修理程序需要接駁電線的話,應該會有「辣雞」(即焊接器),但現場沒有。隊長張澤文認同她的觀察,就沒有把電線拆出,直接把鬧鐘合起來,處理好分針秒針,再稍作調整,就順利成為第二名。

左起:李詩慧、陳薇伊、張澤文、黃逸嵐、葉祐材

男女各有優點 團結合作成致勝關鍵

隊長張澤文認為他們的分工比其他組別特別,「例如日本男一組女一組,但其實男女各有優點,女生比較細心,男生動作比較迅速,兩個混合一起又仔細又迅速地完成任務效果就會更加好。」他又逐一提出隊友的優點:葉祐材屬於思考型,願意聽人意見後想出辦法來;黃逸嵐會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立場,又會集合眾人的意見;陳薇伊和李詩慧兩位女將都非常細心,詩慧更是一名好好的助手。說到最尾,他們認為這次致勝的關鍵是「團結合作」。

學校能夠再次獲獎,隨隊老師鄺Sir和李老師認為今年的學生因為有豐富的比賽經驗,心理質素比去年的好;學校的課程涉及不同的組裝、改良物件的環節,亦為學生打好基礎。

獲得最佳團隊獎的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也認同慈敬學生對團隊合作的重視。他們6個人之間雖然沒有分隊長和隊員,但眾人都認為六年班的何榮華是團隊中的重心。榮華就十分謙虛,指其實全部隊員都非常賣力。例如在「橡皮動力車」項目中,他們分成兩組後都會互相檢查作品,務求全隊人都做到最好。

他們非常欣賞日本學生對STEM的熱情,比賽態度很認真,比香港學生更熟悉STEM的知識。在是次比賽中,他們學習到團隊合作的精神,希望再有機會參賽。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隊伍

「修理」可成「發明」的基礎

聖文德其中一位隨隊老師殷老師指,雖然學生的成績不是最理想,但當中看到他們懂得分工、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認真解決問題,完全體現到團隊合作精神。她又指比賽中的「修理達人」項目令老師發現「修理」可以成為「發明」的基礎,「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發明產品,但你不認識物件的基本結構時,在發明上都會遇到障礙。」所以她指日後會多讓學生嘗試修理物件,了解物件的結構後,自己製作物件時就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