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B教室7】BB肚臍需額外清潔 患臍疝氣可大可小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出生時,醫護人員會把與母親連接的臍帶剪斷,留下一小段並用小夾子夾著,餘下的臍帶大約12日後便會自然脫落。但這12日內亦不能忽略護理臍帶,國際陪月協會合伙人及導師Ada指臍帶的皺褶位會藏污垢、血水和滑潺潺的分泌物,因此一般洗澡過程並不夠,需要額外的清潔。
另外,兒科專科溫靖宇醫生表示,臍疝氣是嬰兒常見的問題,一般會自行癒合。
拍攝:林宛津

未脫落的臍帶與臍環連接處有許多皺褶,很容易被忽略而沒做好清潔。(VCG圖片)

臍帶清潔需要工具:
1:75%酒精
2:熟水一小碗
3:數枝綿花棒
 
方法及步驟
1:一手稍為把肚皮撐開,露出皺褶位。
2:用棉花棒沾少許酒精,在臍帶根部輕輕打圈拭擦,每端棉花頭只能使用一次,直至沒有分泌物。
3:用熟水及乾的棉花棒再重覆一次
 
Ada指臍帶脫落後數天仍需留意一下,為了悶著肚臍,她建議換上新尿片後可以把褲頭稍稍褶起,保持通風乾爽。她又指在臍帶脫落後的數天仍需要特別清潔。
 
另外,Ada表示嬰兒的耳道一般不會有太多分泌物,因此洗澡後用毛巾、綿花抹乾耳殼和耳道的水份便可,又提醒爸媽們一定不可以用棉花棒幫嬰兒清潔耳道。

臍疝氣會令腸臟阻塞,情況可大可小。(VCG圖片)

肚臍突起如"吹波膠"

溫醫生指,  部分初生嬰兒的臍帶脫落後,當嬰兒用力, 例如大小二便或哭鬧時, 腸臟有機會從肚臍附近腹部肌肉薄弱的位置突出,這就是臍疝。

一般臍疝都會自行縮回去, 並不會造成不適。但家長要小心, 當腸臟突出後縮不回去而被勒緊,便有機會造成腸道阻塞,嬰兒會出現腹脹,嘔吐,哭鬧等現象, 嚴重時突出的腸臟或會因缺血而壞死,這情況便屬緊急,要馬上看醫生。唯此現象在嬰兒臍疝並不常見, 家長不必過慮。
 
「如果臍疝不大,絕大多數這會隨著嬰兒長大而逐漸消失。」溫醫生指初生嬰兒的臍環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合上,臍疝會隨之而消失。如果小孩一歲後臍疝仍然存在,則可能需要找小兒外科醫生作診斷及做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