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比傳統輔導溫和有效 從畫作進入孩子內心世界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不少家長希望孩子可以透過學畫畫訓練專注力,但其實畫畫、藝術還可以幫助孩子表達自己,讓家長了解更多他們的內心世界。
藝術家Canace指,透過不同藝術媒介,可以比傳統輔導更容易了解小朋友的內心世界及家庭背景。當找到孩子的問題後,輔導者跟家長會互相配合,便可慢慢協助孩子作出改善。
攝影:鄭子峰

Canace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主修繪畫及混合媒體。她擅長繪畫分析及表達式藝術,融合藝術媒介與mindfulness 概念。

表達藝術更勝語言

Canace指傳統的輔導過程中,受助人要回答各種問題,角色被動。語言上的缺點又會阻礙輔導進度,「如果你想表達一個意思,但你用的字眼或語氣不恰當,很多時都會傷害到對方。」有受助人本身有言語表達問題,或者因為情緒而拒絕表達自己。

但透過不用藝術媒介,輔導者和受助人不需要透過說話便可以溝通,「我們可根據受助人的畫作或者其他即時反應了解他。例如提及焦慮,他會做出躲在桌下的動作,透露其安全感的強弱。」而藝術傾向於潛意識方面,可投射出我們平時意識不到或者會偽裝、隱藏的資訊,「因為你不會覺得藝術有攻擊性,可自由選擇畫什麼、用什麼工具畫,自然地呈現當刻的你。」這令人放下戒心,雙方更容易建立信任和關係。

另外由於藝術可重新開發右腦的功能,透過受助人的五感提升自己的表達,Canace指這適用於絕大部分有需要的人,例如精神病患、特殊教育需要(SEN)、有壓力情緒焦慮的人,甚至有認知障礙的長者。

不用說明是「輔導」 放下成見了解小孩

在Canace的教室中,小孩不知道自己是在接受「輔導」的。「一來想尊重小朋友,不想他們覺得自己有病;二來我們的設定不是一個傳統的輔導室,不用說明這事他們就更自然地表現出自己的問題。」至於跟小孩溝通的技巧,Canace就指自己會成為他們的朋友,「我不想他們覺得我是老師,有人評核他們的表現,這樣只會變回傳統的輔導。」

+4

透過一些畫作上的視覺元素,例如行為、表情、筆觸、力度、重複性等,我們可以分析小孩的狀況。但當刻他在想什麼、當中有什麼含意,是我們看不見的。因此完成畫作後,Canace會跟他們聊天了解當中的故事。不過成年人經常會投入主觀意見,例如看到黃色圓形物體,便覺得是太陽或者月亮,但小孩未必想表達這個意思。Canace會問一些開放式問題,「我不會問『是不是太陽?』,這樣他會因為想得到我的認同,而順著答『是』,而這並非他最自然想表達的東西。所以會是問『這是什麼?』。」

以下是Canace遇到的5個個案:

1. 缺乏自信的小孩

主題:如果你有一把會飛的掃帚,你想去哪?(5歲)

當主題需要小孩畫自己,例如主題中有「你」字,但他沒有把自己畫出來,這表示小朋友缺乏自信。即使他會畫,都會令其形象模糊。例如這幅畫中大樓和飛機都有很多窗,暗示有很多人的蹤影,但畫中沒有小孩自己。要在畫中尋回小孩的蹤影,就要看看當中比例最大的生物,例如畫中的黑色貓。其沒有五官、黑色,就是他對自己的印象。

旁邊的星星也表示他很「怕悶」,想大家都看到他、陪伴他。這些孩子通常要藉著群體生活、朋友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很難獨自生活。如果你分配工作給他,他會經常說自己做不到或者拒絕。面對這些孩子,Canace會跟他們多做建立自我形象的訓練。

2. 家人偏心

主題:如果你可以帶一個人去一個地方,你會想去哪?(小一)

從畫人的身體比例,可以看出畫者對那個人的感覺。例如畫大眼睛,代表傾向觀察、好奇心大;畫大嘴巴,代表在乎與人溝通、渴望得到別人聆聽。

這位小孩有專注力失調(AD)傾向,習慣了某畫法就會不斷重複,很容易比較到畫人物時的差別。這次她選擇帶弟弟上太空,把弟弟的身體比例畫得比自己大,又刻意把他用線條框起,線條較粗,表示弟弟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弟弟的手比她大,控制權較大,得到更多。而實際情況是,家人都偏心於弟弟。另外她的AD也成為了藉口,每次她做錯事家人都會賴在AD上。

Canace發現她現時有服食精神科藥物,但情況愈來愈嚴重,說話不停重複,又會有不停前後走路的緊張行為。她只好繼續觀察這位小孩的情況。

3. 過份受保護的小孩

主題:鏡面畫像(例如撲克牌)(4歲)

畫中分開左右兩個世界,左邊是有太陽、空氣較好,很愜意;右邊是每一天都下雨。雖然兩個世界是貫通的,但小孩說他只可以留在左邊美好的空間,否則一出去就是狂風暴雨。

這顯示小孩的家人過份保護他。而Canace亦觀察到小孩長期都戴口罩,不能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不能吃任何零食。父母經常跟這孩子說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壞東西,連在教室中媽媽也會指定小孩要坐一張最穩固的椅子。

4. 父母離異

主題:聖誕節想去哪兒?(5歲)

Canace近半年看不見這位小孩的爸爸來接他,提起家中的事小孩都不會講。有一次問起爸爸,他就說:「媽媽說爸爸去了一個很長的旅行,暫時都不會回來。」他以前很喜歡畫人,而且是到處遊玩的。但現在就喜歡畫戰隊或者超級英雄。

問到為何喜歡超級英雄,他就指很想變身,「如果變身,世界就會好。變身後才是聖誕節,沒有變身就是火山爆發」畫中的蜘蛛俠是他自己,周圍放蜘蛛網,看看可以捉到什麼。而當中的兩輛車,一輛是爸爸的,一輛是媽媽的。爸爸的走得快一點、開心一點;媽媽的車不開心,因為只得一個窗,又停滯不前,因為爸爸放了一個路障擋住媽媽前路。

Canace沒有向家長求證,憑著這孩子的畫作估計他的父母離異。

5. 情緒起伏大的孩子

正常4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畫到不同形狀,又會先勾勒好形象才填色,但這個孩子傾向先一次過塗上不同顏色,再補上線條,代表比較容易受情緒影響。另外孩子畫畫的筆觸也可以顯示其情緒起伏。這孩子的筆觸粗而有力,情緒會突然爆發,脾氣不好。

孩子是一對雙胞胎中的弟弟,他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哥哥相對來說就脾氣較好。為了要跟哥哥一樣,他就要不斷抑壓自己。當他忍受不住就會爆發,發脾氣至踢桌椅,甚至會打人。他要得到別人注意,而且要以他認為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孩比成年人容易處理 問題多源於家庭

對Canace來說,小孩比成年人容易處理,「透過遊戲、故事或者誇張的表情,他們就容易放下戒心。他們對情感很敏感,只要你用心對他,他會感覺得到。」

其實小孩的行為、情緒問題,根源多是來自父母。很多時是父母的教養方式不適合孩子的個性,不過Canace明白要成年人接受新事物和自我批判是比較困難,她又不想過於介入別人的家庭,所以會專注跟孩子相處,先抒解他們的情緒。當家長看到孩子的改變,意識到自己都要作出改善時,她就更容易給予相關的建議。整個協助孩子處理情緒及行為問題的過程,需要持續性的輔導,家長的配合相當重要。

下一篇:【藝術教育】孩子在父母前隱藏不快 家長:輔導令我更了解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