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爸爸】開舞獅館計劃設親子班 90後爸爸:最重要學尊師重道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在農曆新年中,我們都會看到傳統的舞龍舞獅表演,為新年增添氣氛及求福。可是時至今日,已經愈來愈少人願意入行,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90後的陳樂霖10歲開始學習舞獅,眼看這行逐漸式微,加上去年迎接了女兒的來臨,遂於今年正式成立獅館,決心培育下一代將這項中國傳統國粹傳承下去。
攝影:朱潤富

筲箕灣每年佛誕都會有舞龍舞獅的傳統,小時候居於當區的陳師傅就在鑼鼓聲中長大,從小愛上舞獅這項運動。他10歲時主動跟當時在筲箕灣設獅館的鄭寶義師傅學習傳統南獅,升中後就加入學校舞獅隊,不出半年便被教授馬拉獅的夏昭建師傅指派代表香港出戰馬來西亞,參加2004年的「馬來西亞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最後更成功晉身決賽名列十大金獅。

女兒桐桐現年11個月大,在耳濡目染下,一拿起鼓棍就想即席表演一番!

女兒出生更有動力將舞獅傳承下去

年輕時的陳師傅熱衷於參加比賽,獲獎無數;投身社會工作後,就開始轉作投身商業表演,至今已有超過18年的舞獅經驗,表演過逾千場舞獅。在舞獅界擁有輝煌的一頁,陳師傅認為舞獅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是香港歷史中不可或缺的。加上女兒桐桐於去年出生,他有感自己更加要將這項國粹傳承至下一代,所以今年就正式成立獅館「香港延陵派國術龍獅總會 —陳樂霖龍獅團」。

陳師傅教授的是馬拉獅,跟傳統的南獅不同。「馬拉獅主要是在新年跳梅花樁,獅子體型較細小、獅被較短,方便做出不同跳躍動作,表演起來輕巧一點;而傳統的南獅就體型較大、獅被較長,講究馬步和中國傳統工夫。」

那麼小朋友幾多歲就可以開始學舞獅呢?陳師傅指小學一、二年級便已經可以開始學習。他們會因應小朋友的身高體重去分配角色,「輕身的小朋友玩獅頭,稍為魁梧的玩獅尾,可以捧起獅頭。」而由於馬拉獅注重「玩獅」,會多舉起獅頭,可以訓練手腕、手臂的力量;獅頭主要做跳躍動作、獅尾就做推動角色,手臂和腳部的爆炸力都很重要,小朋友可以從中強健體魄。

從練習學習尊師重道、團體精神

陳師傅留意到現時的小朋友缺乏基本禮貌,而舞獅正正可以訓練他們,「學舞獅最重要是尊師重道,要師傅前師傅後,師兄弟要分輩份尊稱打招呼,從而有紀律、有歸屬感。」

另外,傳統上女孩子不能碰獅頭,通常在舞獅團中擔當樂手的角色,因應獅子不同動作打出不同配樂,但陳師傅同樣重視她們,「玩舞獅不是一個人,是一條team。除了獅頭獅尾,音樂都很重要,沒有音樂表演不完整。」團隊精神也是陳師傅想小朋友從舞獅中學習得到的東西。

盼開班拉近親子關係

在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陳師傅認為父母和子女的互動愈來愈少,「爸媽有自己看電視,小朋友有自己打機,零溝通」所以他希望將來可以開辦親子舞獅班,讓父母和子女間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爸媽做小前輩教導小朋友,他們打鼓、小朋友多舞動獅頭」。

11個月大的桐桐不怕鑼鼓聲和舞獅,還非常喜愛打鼓!一到自己上場就頓時笑逐顏開。

不過陳師傅坦言發展舞獅事業的前路困難重重,練習場地已經是一大問題,「香港的全職獅團寥寥可數,這個地方(工廈天台)大人自己操還好,但教小朋友要找安全的地方,又要夠大、便宜、高樓底;政府沒有撥出資源、地方,在街上響鼓又會俾人投訴」。他們現時只可以在一些社區中心或者工廈天台練習。

雖然如此,陳師傅還會努力物色合適的室內地方開設親子班,期望於暑假可以成功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