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動的故事】幼稚園跳出繪本框框  配合音樂律動感受大自然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閱讀及講故事並不只限於室內,室外也是閱讀的好地方。有幼稚園推廣閱讀及親子共讀,提倡除了室內閱讀,也提倡走出戶外,配合肢體律動讓故事變得互動性強及動態,更立體地讓小朋友感受身邊事物。
攝影:鄧倩螢

4月春暖花開,是感受大自然氣息的良機。救世軍梨木樹幼兒學校一眾師生,來到青衣公園的草地上,一起閱讀繪本《來種一棵神奇的樹》。

小朋友們排排坐,自己慢慢脫下鞋子,原來是老師讓他們赤腳走在草地,率先由小腳板感受草地的冰涼感,以感官開始探索草地。校長陳嘉儀指:「平時小朋友去遊樂場就會立刻奔跑,但這刻是跟老師一起經歷緊踏在草地上的感覺。小腳板的感覺很複雜,他們會跟老師分享,這樣可以帶動小朋友的情緒更投入故事當中。」

「小朋友嘗試合上眼,聆聽一下有什麼聲音?」

老師不用擴音器,讓小朋友可以專心聆聽大自然的鳥聲、風聲。然後就播放輕柔的音樂,「大家跟大自然打個招呼吧!」,引導小朋友跟大自然互動。

「有沒有跟陽光打招呼?」

「有沒有跟清新的空氣打招呼?」

他們的打招呼方式非常不一樣,有在草地滾動、嗅聞花香、聆聽鳥聲,不同的行為都可以訓練小朋友的感覺統合,以及肢體動作的協調。

故事中穿插音樂動作 擴闊想像空間

當大家都熱好身,醞釀好情緒,就開始故事環節了。故事講述一群精靈去到神奇微笑森林,當中有一塊神奇畫板可以將他們畫出來的樹變成真實的樹。他們畫了音樂鳥巢樹、彈弓樹、外星人旅館樹……非常興奮。在介紹不同神奇的樹的過程中,老師用不同背景音樂作為配襯,例如彈弓樹是奇趣跳動的音樂、等雲樹是輕飄飄像飛上天下般的音樂。同時,小朋友會跟著老師做出不同的講到不同的肢體動作,彈弓樹會彈跳彈跳、等雲樹會伸得很高很高。音樂加上肢體動作令故事更立體,擴闊了小朋友的想像空間、加深他們的感受。

這本繪本的特點是講述一塊神奇畫板,所以老師慢慢將音樂轉小,讓小朋友有自己畫一棵樹的時間,「如果你有神奇畫板,會畫一棵什麼樣的樹呢?」然後每位小朋友都專心一致發揮自己的創意,有恐龍樹、彩虹樹、蝴蝶樹等,天馬行空。陳校長指,「老師不會分對與錯、好與壞,只要是小朋友自己畫出來的,就會欣賞,這是他們的感受、創作。」從畫作中,老師可以看到學生的情緒,甚至生活經驗,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後,能夠更貼切地跟他們進行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

作品完成後,小朋友會分成不同組別,跟老師和同學分享。因為學校實行主題學習,所以學生們都習慣自己完成作品後主動跟他人分享,訴說自己的想法、意念。之後老師會將同學們的畫作結集成另一本小書,成為這本故事書的延續。

+7

故事,還未完結。情節去到有一天有人畫了一棵吃樹怪樹,把微笑森林裏的樹吃得一棵都不剩。老師就將小朋友畫的樹加入故事當中,意指他們也可以成為孕育大自然的一份子,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另外,小朋友們又化身成一粒種子,讓老師用水壺在周圍灑一點點水,他們就長成各式各樣的樹,用第一身去實現自己的幻想。

孕育完大自然後,他們就在公園中繼續遊走,欣賞現實中的花草樹木,延續他們從繪本中得到的對大自然的興趣。回到學校,他們亦有延伸活動,將自己的作品化成戲劇,跟其他同學和家長分享,感染身邊人對繪本的興趣。

+4
救世軍梨木樹幼兒學校校長 陳家儀

與戶外環境連結 強化記憶

陳校長強調,學校希望打破「故事聆聽是靜而個人化」的框架,「故事是可以走動地享受」。她希望讓學生跟戶外環境連接起來,過程中強化他們的記憶,因為這些是他們的身體記憶、思想記憶。培養幼兒的成長,家長的角色不可或缺,所以學校都舉辦不同親子繪本活動,又歡迎家長到學校的繪本圖書館借書、走進校園跟學生講教事,最終達到家長和學生共同享受閱讀的目標。

「喜閱家庭」親子閱讀日

救世軍學屬下幼稚園及幼兒學校皆重視閱讀及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經常推行不同的閱讀計劃及舉辦戶外閱讀活動。他們將會走到公園舉行「喜閱家庭」親子閱讀日,當中包括家長故事工作坊、自由閱讀區及幼兒故事專場,帶領小朋友和家長衝出課室,享受走動的故事。

日期: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地點:啟德跑道公園
*如天氣不穩定,活動地點將改為救世軍田家柄小學舉行,有關雨天安排請留意救世軍Facebook公佈

活動特色:
•    打破故事聆聽是靜而個人化的框架,故事是可以「走‧動」地享受,也是可參與及立體性的活動。
•    從孩子享受聆聽故事,引發孩子感受故事和文字的想像空間與魅力。
•    隨故事的發展,引發孩子與人、環境或周遭事物互動。
•    隨著故事完結,進行延展性及探索性的討論和思考,並以生活素材加以探究、連結。

詳情查詢:
請關注救世軍Facebook,或致電59805237 / 5980 5992